人生天地长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
争似山翁随所寓,年年处处看梅花。
人生天地长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
争似山翁随所寓,年年处处看梅花。
这首《绝句》由元末明初诗人邓羽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与乡愁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生天地长如客”,开篇即以“客”自喻,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广阔天地间如同过客一般,短暂而无常的生活状态。这种比喻不仅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易逝,也暗示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疏离感和漂泊感。
次句“何独乡关定是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在异乡他处,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归属感,故乡似乎成了唯一确定的“家”。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何独乡关定是家?”这不仅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也是对自我身份与归属问题的深入反思。它鼓励读者思考,真正的“家”是否仅仅局限于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可以超越地域,存在于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
后两句“争似山翁随所寓,年年处处看梅花。”将视角转向了一位随遇而安的山翁。山翁不拘泥于一地,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欣赏到梅花的美丽。这种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随性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对比,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并非来自固定的身份或地点,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持续探索与欣赏。
综上所述,《绝句》通过对人生漂泊感、乡愁、自由与自然美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真茶窃所贪,薄酒亦云嗜。
况此两乘壶,旨哉出厅事。
歌美秦州半,樽罍更几倍。
元戎眷非一,于焉则有二。
癃老欲扶持,牢愁使破碎。
风雪客岁殚,无陨故园泪。
我实不能饮,自有愁常醉。
顾彼昔之人,何必陶阮类。
槌剑剧孟侠,文武卫公贵。
宜饮不饮者,我言尚何费。
顾分玉帐春,远以金壶致。
旧都新奏功,如花方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