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彻晨鸡又暮鸦。病来帘外即天涯。
明朝才得问归槎。
客路纵遥终会到,他乡须好不如家。
江门春水照江花。
听彻晨鸡又暮鸦。病来帘外即天涯。
明朝才得问归槎。
客路纵遥终会到,他乡须好不如家。
江门春水照江花。
这首明代杨慎的《浣溪沙·永宁病起将归》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即将回家的心情。首句“听彻晨鸡又暮鸦”通过早晨的鸡鸣和傍晚的乌鸦声,暗示时光流转,病后的诗人对外界声音格外敏感,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次句“病来帘外即天涯”进一步表达了病痛期间,即使身处室内,感觉外面的世界仿佛已变得遥远。
“明朝才得问归槎”预示着明天即将启程回家,如同询问归来的船只,表达了对归期的迫切和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客路纵遥终会到”强调无论旅途多么遥远,终有到达的一天,体现了坚韧不拔的信念。然而,“他乡须好不如家”又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认为无论他乡再好,都不如家中温馨。
最后,以景结情,“江门春水照江花”描绘了春水映照江边花朵的画面,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暗示着对家乡春天的美好回忆和归家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病愈后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