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极铭词表伏波,四峒欢唱荔枝歌。
未防磨石潮通垒,还使横门血溅戈。
彫落黄芦悲海雁,凄迷白日走江鳝。
羯胡早慑中单战,须檄司徒守汴河。
汉极铭词表伏波,四峒欢唱荔枝歌。
未防磨石潮通垒,还使横门血溅戈。
彫落黄芦悲海雁,凄迷白日走江鳝。
羯胡早慑中单战,须檄司徒守汴河。
这首诗《诸将五章(其四)》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英勇。
首句“汉极铭词表伏波”引用了古代典故,伏波指的是东汉名将马援,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勇敢著称,此处借指古代英勇的将领。接着“四峒欢唱荔枝歌”,描绘了边疆地区人民在和平时期庆祝丰收的欢乐场景,与后文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未防磨石潮通垒,还使横门血溅戈”两句,通过“磨石潮”和“横门血溅戈”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磨石潮可能象征着战争中的混乱和破坏,而横门血溅戈则直接描绘了战场上的血腥景象。
“彫落黄芦悲海雁,凄迷白日走江鳝”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战争带来的悲凉氛围。黄芦随风摇曳,海雁哀鸣,白日下的江面却充满了逃窜的江鳝,这些意象都暗示了战争对自然环境和生灵的破坏,以及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哀伤。
最后,“羯胡早慑中单战,须檄司徒守汴河”两句,提到了敌军的震慑和防守的必要性。羯胡在这里可能是指敌军,中单战可能指的是某种战术或战斗形式,而檄司徒守汴河则是命令将领守卫汴河,体现了战争策略和防守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对社会、自然和人心的破坏,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