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兰若,龙象辉金碧。
泉边佳茗香,竹下幽人迹。
堂新瓦易茅,砌古苔侵石。
喜为老僧留,同坐风雨夕。
山中有兰若,龙象辉金碧。
泉边佳茗香,竹下幽人迹。
堂新瓦易茅,砌古苔侵石。
喜为老僧留,同坐风雨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山中有兰若,龙象辉金碧”以“兰若”点出寺庙所在,以“龙象辉金碧”渲染出寺庙庄严辉煌的氛围,龙象是佛教中的象征,此处借指佛像,金碧则形容了佛像及寺庙建筑的华丽。接下来“泉边佳茗香,竹下幽人迹”两句,通过“佳茗香”和“幽人迹”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随后,“堂新瓦易茅,砌古苔侵石”描绘了寺庙内部与外部的对比,新旧交替的屋瓦与古朴的青苔相映成趣,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寺庙历史的悠久。最后,“喜为老僧留,同坐风雨夕”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敬仰与亲近之情,以及在风雨之夜与僧侣共度时光的喜悦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峰头非尘寰,一舍谁所茇。
轩眉玉霄近,按指沙界豁。
万山纷累块,众水眇聚沫。
来云触石回,去鸟堕烟没。
向无超俗缘,兹路讵可越。
偕行木上坐,同我證解脱。
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复断。
向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
那知下岭处,慄甚履冰战。
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
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
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
岂惟蛇退舍,飞鸟望崖反。
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
仍逢新烧畬,约略似耕畔。
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
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腰镵走迎客,再拜复三叹。
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
傥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
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
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
南来富寿冈,形胜此蟠结。
岑竮戴高台,栏槛了风月。
萧滩曳长烟,閤皂炯残雪。
江流当带横,练綀浮木末。
天风来无乡,万里吹醉缬。
登临信奇事,忍冻亦痴绝。
故人春梦觉,遗墨秋蛇掣。
浮云真可咍,挥觯酹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