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暖知冬候,更长识老情。
客毡初梦觉,邻烛更书声。
漏缓风传远,窗虚月透明。
自存中夜气,起咽玉池清。
室暖知冬候,更长识老情。
客毡初梦觉,邻烛更书声。
漏缓风传远,窗虚月透明。
自存中夜气,起咽玉池清。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冬夜》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首句“室暖知冬候”通过室内温度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来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着,“更长识老情”表达了随着夜晚的延长,诗人感受到岁月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情感。
“客毡初梦觉”写诗人作为旅人,从睡梦中醒来,毡垫的寒意让人意识到深夜的存在。而“邻烛更书声”则通过邻居挑灯夜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勤奋的学习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漏缓风传远”中的“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声缓慢,说明时间过得很慢,而风声由远及近,传递着冬夜的寂静。最后一句“窗虚月透明”,窗户清晰可见月光,形象地描绘出冬夜月色的明亮和透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况味的感慨,以及对知识的敬仰和自我修养的坚持。
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呕血踰数升,几不成病肺。
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
不死常抱痾,于身宁自贵。
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
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
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
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
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
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
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
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
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
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
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
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
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计。
我读才一过,不觉颜起愧。
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
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宋·梅尧臣】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呕血踰数升,几不成病肺。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不死常抱痾,于身宁自贵。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计。我读才一过,不觉颜起愧。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https://shici.929r.com/shici/VQAtKk1TZ4.html
所居汴水近,未有鼓吹蛙。
昨日春雨晴,车骑临我家。
我家苦僻远,庭下无泥沙。
为撇瓮面醅,为煎鹰爪茶。
乳羹芼紫莼,蜜果饤乾瓜。
与我相对饮,但恨诸友遐。
笑语虽同昔,放浪不少加。
忽观壁间字,坐叹目昏花。
公壮尚若此,我老死岂赊。
门前卖桃李,呼买婀娜华。
东檐大槐树,上有鸟雀哗。
恃旧无猜嫌,醉弁已倾斜。
将去还见规,礼数何检差。
后从江韩来,褫带欢莫涯。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暮言迎少年太守。
少年俱是玉墀人,文章快利生铜吼。
莫作芜城赋,事往复何有。
莫听嵇康琴,商声岂堪久。
今当太平非不偶,星宿煌煌罗北斗。
扬州古富变荒凉,万俗一心依父母。
地包淮海江湖宽,货走荆吴楚越厚。
开酿刲羊愿遇宾,天下沄沄不轻口。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橘柚未为精,葡萄安可拟。
郭生始能赞,魏文何谬比。
二果皆世珍,乃遗及贱士。
而复副醇䤈,或乞自诸己。
岂唯享远味,终得为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