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融》
《送崔融》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

夜月边城影,秋风陇水声。

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0)
注释
王者:指具有最高权威和无与伦比实力的人。
天兵:比喻天神或上天派遣的军队。
建牙:古代军队设立军旗,象征建立指挥部。
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区。
飞骑:快速行动的骑兵。
胡城:指敌方的城市,这里可能指游牧民族的居所。
夜月边城影:描绘夜晚边疆城市的剪影,月光下显得寂静而神秘。
陇水: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的河流。
陈琳: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善写檄文。
草檄:起草军事文书,此处指撰写战斗檄文。
含笑:面带笑容,表现出自信和从容。
长平:古战场名,位于今山西省,此处代指前线。
翻译
真正的王者应当无敌,天上的军队开始远征。
在寒冷的北方建立军旗,骑兵疾驰进入胡人的城池。
夜晚的月光照亮边城,秋风吹过陇水发出声响。
陈琳这样的文人能起草檄文,面带微笑离开前往长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大唐帝国的强盛军力和广阔疆土。开篇“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两句直接表达了帝王的威严和军队的远征能力,把读者的视线迅速拉到辽阔的战场上。“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则具体描绘了战争的情景,"建牙"指的是军营的设置,而“朔漠”、“胡城”都是边疆地区的名称,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唐军深入敌境的勇猛场面。

接下来的“夜月边城影,秋风陇水声”则转而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边塞夜景。月光之下,城堡的轮廓若隐若现,而秋风吹过,带来了陇山流水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越战争喧嚣的宁静氛围。

最后,“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中“陈琳”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陈琳,他曾在公文上批评曹操,这里用他作为能写好檄文(即古代的一种正式书信)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崔融文学才能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雅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军事上的强大,还有文化上的自信,体现了唐代文人骄傲的民族情感。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清凉石

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

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诚虔。

(0)

晓行·其二

车载驼驮沿路见,前途趁早各争为。

设加督课翻居后,可使由之意若斯。

(0)

题沈周临王蒙松阴高士图即用其韵

松下科头清且閒,萧然举眼见苍山。

石田颇习青莲法,可向楞严辨八还。

(0)

王蒙阆苑仙山图·其二

文壁当时友叔明,为知音写自多情。

襟期虽是寄方外,国禁原遵字左行。

(0)

元旦试笔·其二

綵屏仙木瑞扶檐,喜兆民同兆岁添。

邹衍风吹入春淑,赵衰日改退冬严。

泰阶气应苍龙律,汉史云呈白鹤占。

人事天时覃已盛,德言虔巩励居谦。

(0)

皆春阁

小阁搆山村,皆春义可论。

一编读周易,四德首乾元。

宁谓花无谢,应知道有根。

熙熙虽未逮,景仰志犹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