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山云开复合》
《惠山云开复合》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二年常州不识山,惠山一见开心颜。

只嫌雨里不子细,髣髴隔帘青玉鬟。

天风忽吹白云坼,翡翠屏开倚南极。

政缘一雨染山色,未必雨前如此碧。

看山未了云复还,云与诗人偏作难。

我船自向苏州去,白云稳向山头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shānyúnkāi
sòng / yángwàn

èrniánchángzhōushíshānhuìshānjiànkāixīnyán

zhīxiánfǎngliánqīnghuán

tiānfēngchuībáiyúnchèfěicuìpíngkāinán

zhèngyuánrǎnshānwèiqián

kànshānwèileyúnháiyúnshīrénpiānzuònán

chuánxiàngzhōubáiyúnwěnxiàngshāntóuzhù

翻译
我在常州住了两年,从未见过山景,直到在惠山见到,让我心生欢喜。
只遗憾雨中欣赏不够细致,隔着帘幕,山色仿佛如青玉般的秀发般隐约可见。
忽然间天风吹来,白云裂开,如同翡翠屏风般展开,倚靠在南天极远处。
正是因为这场雨,山色变得更加鲜明,但也许雨前它并非如此翠绿。
看着山景还未尽兴,云又飘然而至,云和诗人都给我带来了难题。
我的船就要驶向苏州,而那白云却稳稳地留在山头,不愿离去。
注释
惠山:常州附近的名山。
髣髴:仿佛, 隐约。
翡翠屏:形容青山如翡翠般美丽。
政缘:正因为。
作难:使人为难。
苏州:地名,古代诗人常游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惠山之美的赞叹和感受。诗人初到常州时,对当地山川并不熟悉,但在惠山一见之下,心情为之一亮。诗中“只嫌雨里不子细”表达了诗人对雨中的景色虽然美好,但还略显粗糙的微妙感受。接着,“髣髴隔帘青玉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峦在薄雾中的模糊而又清晰的轮廓,宛如女性头饰中的翡翠。

“天风忽吹白云坼,翡翠屏开倚南极”写出了天风突然吹散云雾,展现出山峦之美,如同翡翠屏风一般。诗人通过“政缘一雨染山色,未必雨前如此碧”表达了雨水给山色带来的变化,似乎在雨后的山更显得格外碧绿。

然而,“看山未了云复还,云与诗人偏作难”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不断变化的景象感到既期待又有所挑战。最后两句“我船自向苏州去,白云稳向山头住”,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即将离开这一美丽景致,但心中仍然沉浸于惠山之美,而那白云仿佛也随着自己的船只向山头移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长久停留在这片美丽风光中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虞美人

沙黄草碧茫茫路。岁岁来还去。别离不复说沈哀。

觉得身心先自隔天涯。野风零露秋衣薄。

晓月天边白。长空淡淡抹晴云。

不是千山落照两行人。

(0)

薤露歌

步出北郭门,遥望渭南里。

高坟倚石麟,相对何累累。

借问何代人,云是樗里子。

此人昔相秦,自矜力与智。

拔蔺如发蒙,倾蒲等嘘蚁。

一朝号严君,裂地铭金玺。

气势何灼爚,韩魏焉敢訾。

自知百岁后,帝宫夹墓趾。

帝宫亦何存,唯有荆与杞。

荣焰化飘风,千秋若寸晷。

达人任元化,龙蛇自逶迤。

得志成甘霖,不得乐蓬累。

(0)

穆陵停雪

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

北近岘山岚气会,南临沭水暮云低。

桓侯胜烈今何在,仲父高勋古未题。

惟有阳崖含腊处,三春积雪画桥西。

(0)

长流水

汉差人已往,唐镇迹仍留。

不少去来客,都怀念古愁。

三春惊半度,一水竟长流。

好把轻瓢邑,烹泉酌茗瓯。

(0)

除夜次唐人诗韵

青灯幽户照无眠,高兴吟哦正浩然。

一岁平安私自幸,进脩踊跃入新年。

(0)

月波亭

明月流光水上头,凭栏对月思悠悠。

江湖万里何人共,天地百年今夜秋。

桂子香生翻兔药,芦花影动泊渔舟。

此情欲借清商发,抱得瑶琴不自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