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直落白云深,松下班荆籁谡林。
细㩁枕流将漱石,古人端复有知音。
飞泉直落白云深,松下班荆籁谡林。
细㩁枕流将漱石,古人端复有知音。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林图景。首句“飞泉直落白云深”,以“飞泉”与“白云”为切入点,展现了山间瀑布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以及云雾缭绕的深远意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松下班荆籁谡林”,通过“松”、“班荆”(可能指松下铺垫的荆草)和“籁谡林”(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与生机,仿佛置身于一片自然和谐的世界之中。
后两句“细㩀枕流将漱石,古人端复有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知音的渴望。前一句中的“细㩀枕流将漱石”形象地描绘了溪水轻轻拍打石头的情景,既展现了流水的细腻与温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后一句“古人端复有知音”,则寄托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交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和对精神交流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寸笺寄与,刚算到、隔年离别。
任紫绶情牵,绿尊心醉,冷堕半江飞雪。
一寸柔肠千回转,冷落到、者番花月。
盼春到梅梢,一枝玉瘦,不堪攀折。
凄切,镜鸾羞掩,鬓蝉慵贴。
再休把闲愁,无端触迕,蹙损双蛾翠叶。
春尽鸿归,相思锦字,要与频频细说。
休忘了、明岁东风芳约,杏花时节。
正闲情搦管,试手簪花,刻月摹风。
一色桃花腻,缀真珠小字,香墨痕浓。
怎生称伊心里,颠倒怕题封。
把艳锦重书,平生托汝,暗语潜通。
匆匆,梦中事,待写上蛮笺,强半朦胧。
片叶飘流去,觅良媒知在,沟水西东。
记取一联心事,私约玉楼踪。
傥再入君怀,相怜读曲休洗红。
城东路,惟有几缕残杨,夕阳天暮。
荒凉三两人家,路旁借问,前朝故处。
暗凝伫,闻说昔年冈阜,杂花生树。
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
题遍椒崖丁障,翠华临幸,炉烟春驻。
愁入绛霄,楼前声动鼙鼓。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
浑谁问,宫中环佩,飘零无数。寂寞寒鸦语。
乱芜没了,荒砖断础。
呜咽河流去,凭吊意茫茫,兴亡今古。
旧时夜月,曲终凄苦。
东风旧识。又枝枝叶叶,渲染芳陌。
花路条条,都绣残春,随意草痕疏密。
屏山烟雨浑如梦,剩几片、落红狼藉。
怪唤人、阑畔笼鹦,撩乱午阴难觅。
多事三眠细柳,为谁一寸寸,眉黛凝碧。
依约鬟云,便卷重帘,也误绿笺消息。
寻常衣袂夸年少,略记忆、者般颜色。
问别来、南浦波流,魂是几时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