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卜筑翠微深,门在烟萝路几寻。
窃果白猿窥诵易,栖松黄鹤听调琴。
泉声漱石丁东玉,竹影摇风琐碎金。
雨霁乘闲种瑶草,和云斸破古松阴。
生涯卜筑翠微深,门在烟萝路几寻。
窃果白猿窥诵易,栖松黄鹤听调琴。
泉声漱石丁东玉,竹影摇风琐碎金。
雨霁乘闲种瑶草,和云斸破古松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筑屋而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首联“生涯卜筑翠微深,门在烟萝路几寻”,开篇即点明了隐士选择在幽深的翠微山中建造居所,门前被烟雾缭绕的藤蔓遮掩,隐秘而神秘。这里运用了“翠微”、“烟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颔联“窃果白猿窥诵易,栖松黄鹤听调琴”,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场景。白猿在树间窥视,似乎对主人的读书生活感到好奇;黄鹤则在松枝上聆听主人弹奏的琴曲,这一幕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颈联“泉声漱石丁东玉,竹影摇风琐碎金”,通过“泉声”与“竹影”的描绘,将听觉与视觉的美感相结合,泉水潺潺如玉石撞击,竹影随风摇曳,如同琐碎的金色碎片,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韵律感的意境。
尾联“雨霁乘闲种瑶草,和云斸破古松阴”,在雨后的清新时刻,主人利用空闲时间种植珍贵的瑶草,与云雾一同挖掘古松下的阴凉之地,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性本慈悲。要觅玄机。妙理上欲寻思。
一身无可脱,被家缘、火院驱驰。
爱欲猛捐样下,怎标向、那妻儿。
此个丹成分两处,若教行坐总相随。但恐不由伊。
双全全举得,人人尽、学取无为。
清静到头各就,只庞居士同知。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
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
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具真行。
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
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