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生长状态和与之互动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
“幸自同开俱隐约”,表现牡丹花朵盛开,色彩鲜明而又不失内敛之美。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牡丹的高雅脱俗,不需要依附于他物便能展现其独特风采。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则是从人物的情感角度出发,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在清晨的面貌,它似乎经过一夜的修饰,变得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对客”暗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交流,而“不语情”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周围的生态环境。燕子在花间穿梭,却没有停留的机会,因为牡丹的香气和美景已经足够吸引它们驻足;而蜜蜂则忙碌于采集花粉,展现出自然界生物的勤劳与生命力。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最后两句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态度的体悟。这不仅是对牡丹花盛开时刻的珍惜,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流年易逝的感慨,以及在繁华落尽之后,仍能保持一份清醒和明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外在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个人情怀的独到领悟。
名祠相接启珠庭,巧对南屏万叠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
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