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耳相》
《长耳相》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

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遗躯落世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僧閒。

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ěrxiāng
sòng / dǒnggǎo

méishēnghánhòuláicéngduǎnbēiwán

shuāngchuíchángěrguòjiānjiǎoqiāndàoluòshìjiān

yǒufāngsuímièshǒukānxiàngrénxián

xiǎngzhīchǒunánzhēduànliǎngshànchánfēizǎogu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特的形象,诗人董嗣杲以"长耳相"为题,通过对人物外貌的生动刻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首句"眉目如生骨骼寒",暗示了这个人物眼神犀利,面容冷峻,仿佛自带一股寒气。"后来曾纪短碑顽"则暗指此人生前事迹简短,但性格坚韧,碑文虽短,却寓意其人品之坚。

"双垂长耳过肩角"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形象的独特之处,长耳越过肩膀,给人一种超然或神秘的感觉。"千古遗躯落世间"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死后留下的永恒印记的感慨,尽管身躯已逝,但精神犹在人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暗示了此人的行为举止遵循一定的准则,但随着足迹消失,他的存在也逐渐被遗忘。"守龛无语向僧闲"则描绘了他可能是一位隐居的高僧,静静地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世无争。

最后两句"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揭示了诗人对人物内心的洞察,即使外表不美,也无法掩盖其内在的智慧和自我坚守。他建议关闭禅门,暗示着对尘世纷扰的隔绝,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深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独特而深沉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别怨.霜寒

娇马频嘶。晓霜浓、寒色侵衣。

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更与叮咛祝后期。

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

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

稳乘金腰袅,来烂醉、玉东西。

(0)

双瑞莲

千机云锦里。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

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似是商量心事。

倚绿盖、无言相对。天蘸水。彩舟过处,鸳鸯惊起。

缥缈漾影摇香,想刘阮风流,双仙姝丽。

闲情不断,犹恋人间欢会。

莫待西风吹老,荐玉醴、碧筒拼醉。清露底。

明月一襟归思。

(0)

南乡子·其二

柳岸舣兰舟。更结东山谢氏游。

红泪清歌催落景,回头。□出尊前一段愁。

东水漫西流。谁道行云肯驻留。

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0)

彭城三咏·其三歌风台词

汉祖高风百尺台,千年客土生蒿莱。

何穷人事水东去,如故地形山四来。

江淮犹沸鲸鲵血,八十一车枉归辙。

白叟逢迎皆故人,牢酒欢呼惜将别。

崤渑迢遥非我乡,死生此地何能忘。

酒阑鸣筑动云物,青衿儿曹随抑扬。

尔时可无股肱良,端思猛士守四方。

君不闻淮阴就缚何慨慷,解道鸟尽良弓藏。

(0)

寄题盱眙杜子师东山草堂

东山与物远,松竹荫茅茨。

信有冥鸿志,难藏雾豹姿。

会招安石起,何患德璋移。

后日岩扉下,游人想履綦。

(0)

宿黄叶岭田家

聚落荒山里,畬田岁不登。

牛衣障隙雪,鼠穴见邻灯。

愁信鱼难瞑,寒凝酒亦冰。

怅然歌白石,推枕待晨兴。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