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全集本百卷,十卷续入为新增。
初闻景写虑难竟,二年遂毕诚可惊。
乐庵藏书非豪举,此举奇绝谁敢争?
平生书法有唐格,亲为写官何精能。
宾王借钞《益公集》,持此较彼应齐名。
寒士嗜书若性命,得之吾子尤堪称。
《九经要义》世晚见,《古今考》最深于经。
欣托犹传有《仪礼》,宜稼《毛诗》人所矜。
何时宋椠落君手,一一手写留典型。
了翁有知必相子,使子精力贯遐龄。
鹤山全集本百卷,十卷续入为新增。
初闻景写虑难竟,二年遂毕诚可惊。
乐庵藏书非豪举,此举奇绝谁敢争?
平生书法有唐格,亲为写官何精能。
宾王借钞《益公集》,持此较彼应齐名。
寒士嗜书若性命,得之吾子尤堪称。
《九经要义》世晚见,《古今考》最深于经。
欣托犹传有《仪礼》,宜稼《毛诗》人所矜。
何时宋椠落君手,一一手写留典型。
了翁有知必相子,使子精力贯遐龄。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对中国古籍收藏家蒋孟蘋的赞誉之作。诗中提到蒋孟蘋的《鹤山全集》本共百卷,其中十卷是后来增补的,显示出其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辛勤付出。诗人惊叹于蒋氏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部巨著,认为他的藏书并非寻常豪举,而是极其罕见的成就。
诗中称赞蒋孟蘋的书法具有唐代风格,他亲自抄写的官书更是精细无比,甚至与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抄本相比也不逊色。对于蒋孟蘋对书籍的热爱,诗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真正的书痴。他还提及蒋氏收藏的《九经要义》和《古今考》等珍贵文献,特别是《仪礼》和《毛诗》这样的经典,都体现了他的深厚学识。
最后,诗人期待蒋孟蘋的这些手稿能流传后世,成为典范,并相信如果宋代的珍本落入他手中,定会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人祝愿蒋孟蘋能保持这种精神,将学问和精力贯穿一生。整首诗表达了对蒋孟蘋学术成就的敬佩和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新秋再宿澄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
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
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
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
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
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
西方几月留旌节,南面终朝待衮衣。
入幕最容孤迹早,捧觞尤抱寸心微。
初逢诞日称公寿,长愿台星辅帝晖。
考近汾阳功更似,德攀卫武道犹非。
洪炉物品常无滞,翘馆群英永有依。
拜赐韦贤车服盛,元城传诏到庭闱。
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
早年登甲选,从事又东藩。
地与淮流绝,城连海气昏。
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
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