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同何似公李伯襄仁伯定国安国舍弟有开探梅驼山分赋·其二得风字》
《冬日同何似公李伯襄仁伯定国安国舍弟有开探梅驼山分赋·其二得风字》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醉色沉沉返照红,移尊犹自泥花丛。

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

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

不妨太史偏归晚,自有梅诗供采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与友人一同探访梅花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醉色沉沉返照红”,以醉人的色彩和温暖的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移尊犹自泥花丛”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的情态,仿佛在花海中寻找着什么,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倒下的玉山与飞来的雪花巧妙结合,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友谊与美的相互映衬,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则通过驲使(古代传递文书的使者)对花开之后的赞美,以及美人(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理想)在月光下的静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最后,“不妨太史偏归晚,自有梅诗供采风”两句,借用了太史(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的故事,强调了即使归途已晚,仍能创作出关于梅花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探梅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哭陈居士

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

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

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

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

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

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0)

游西塔寺分韵得异字

天刑不可解,何以补我劓。

同访老比丘,步至城南寺。

脱冠饭其腹,咀嚼风雨驶。

四壁吼怒雷,稍稍众客睡。

而余与汪侯,敬咨第一义。

山僧笑不答,饮食自知味。

岂无一樽酒,把盏得竟醉。

不知虚静中,自有无穷意。

赋诗非不工,聊以助游戏。

莫学玉川子,弄笔嘲同异。

(0)

送临川教授叶端仁赴阙·其一

丸丸松柏林,结根临古道。

未逢匠石徒,岁久空合抱。

圣人建明堂,良材日登造。

左右乏先容,地遥安可到。

愿言励岁寒,不改雪霜操。

(0)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其三

更欲投何处,仙山不可窥。

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

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

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

(0)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其二

更欲投何处,穷猿不择林。

低回竹柏语,惨戚钟鱼心。

邑邑出门泪,行行度岭吟。

西江如可吸,在处海潮音。

(0)

次韵公实喜晴二首·其二

持璧还投鹊,镕金恨作犁。

行吟乘晓月,扶杖入春泥。

愿学怀文豹,终惭秃角犀。

徒歌无好语,野饭只羹藜。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