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
《下第》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晚路谁携手,残春自白头。

(0)
翻译
在南溪边抱着瓦罐的客人,失意时感到羞愧。
傍晚的路上还有谁可以携手共行,暮春时节独自白了头。
注释
南溪:指代一条南方的溪流。
抱瓮客:形容一个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的人,用瓮汲水。
失意:遭遇挫折或不如意。
怀羞:内心感到羞愧。
晚路:暗指人生的晚年或者困难时期。
谁携手:询问在这样的时刻能有谁陪伴。
残春:暮春时节,春天即将过去。
白头:形容人头发变白,象征年龄增长和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意的旅人在南溪独自抱着瓮器,心中充满羞愧和无奈的情景。"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似乎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羞愧,这份失意之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

"晚路谁携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陪伴的渴望和寂寞,夕阳西下,旅途中没有伙伴共度时光,显得格外孤单。"残春自白头"则是诗人在感慨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他自己独自面对着残留的春色,发出了时日无情、人事变迁的深沉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元夕步月江壖

难买新年半月晴,今宵对月更圆成。

只无佳客娱良夜,却少微云累太清。

穷社赛春偏有兴,暗潮平岸不闻声。

此身未死须料理,自踏金波步到明。

(0)

五北将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署伊犁将军锡纶

匈奴象人射郅都,楚祭北门为黔夫。

敌国所恶我所宝,羊陆市诈将人愚。

迩来阃外盛材武,敢战内寇怯战虏。

何况罗刹逞睢盱,六国同声畏狼虎。

一自昆弥叛不朝,王庭十载沦天骄。

狡黠老渔伺便利,盗据瓯脱容逋逃。

豪杰陷贼能自拔,习惯沙场从结发。

贤父战死沙州城,桓靖美谥荣忠骨。

贤兄博学高名起,武达文通一门里。

国难家仇在西域,孤儿甘赴边城死。

绝远无如塔城孤,斗入斯科环杂胡。

藩篱外收哈萨克,掎角内结呼土图。

匈奴未灭家何有,闭壁不许通妻孥。

垦荒起疲变重镇,鄂博一步谁能逾。

西邻责言众积毁,热血未冷霜盈颅。

玉门望断敌人喜,刀笔纠擿纷纷起。

私文不责许田郑,恩宽仅杀饰终仪,柳翣凄凉归万里。

二卵弃将古有之,长城顿坏今已矣。

鼓鼙声壮磬声悲,我皇听之思者谁。

屯田未熟征夫老,界上来争帕尔碑。

(0)

朝鲜滩隐画竹歌为董前辈文涣作朝鲜人徐某欲学诗于董,以画为执

唐人画竹钩填廓,北宋文苏乃用墨。

此幅金泥写玄绡,觺觺箨龙叹奇绝。

万历到今三百年,作者滩隐今飞仙。

蜡缄纸裹走山海,远随贡使来朝天。

中朝翰林诗苍古,远人持画代艇脯。

桂苑春耕笔未枯,延陵知乐来观鲁。

独恨当年惜袜材,不扫寒梢万尺许。

三韩画竹用中法,因知诗亦同机括。

君诗清瘦学孟郊,正如孤箭坼琼甲。

面壁苦吟至夜分,定闻苍玉相摩戛。

(0)

咏西瓜灯四首·其三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

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

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0)

饿夫墓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

苟念嘑蹴羞,犹谓饿死小。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

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

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

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

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

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

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

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0)

甲寅除夕感逝.自延绍山庄抚棺归车中口占

岁尽凄凄穗帐风,人间万事总成空。

玉棺长卧思天上,环佩归来只梦中。

归国因缘六月息,环球形影七年同。

从今沧海看明月,怕听胡笳奏落红。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