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何期草阁开,江风东过钓鱼台。
王春未逐青幡出,人日还将綵胜来。
游似斜川班共坐,饮能金谷缓行杯。
霞笺镂管藤萝里,客有椒花作颂才。
载酒何期草阁开,江风东过钓鱼台。
王春未逐青幡出,人日还将綵胜来。
游似斜川班共坐,饮能金谷缓行杯。
霞笺镂管藤萝里,客有椒花作颂才。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欧大任在人日拜访友人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与欢聚的氛围。
首联“载酒何期草阁开,江风东过钓鱼台”,以“载酒”开篇,预示着一场欢聚的开始。草阁的开启,仿佛是为这次聚会准备的温馨小屋,而江风带着春意,轻轻吹过钓鱼台,增添了诗中的自然之趣。
颔联“王春未逐青幡出,人日还将彩胜来”,将时间点定在了王春未至之时,人们却已提前用彩胜(一种装饰品)庆祝人日,体现了人们对于春天和节日的期待与热情。
颈联“游似斜川班共坐,饮能金谷缓行杯”,借用历史典故,将聚会比作东晋名士聚集的斜川之游,以及西晋石崇宴请宾客的金谷园,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欢乐。
尾联“霞笺镂管藤萝里,客有椒花作颂才”,描绘了聚会中的创作氛围。在藤萝掩映之中,诗人们挥毫泼墨,以霞笺(色彩鲜艳的纸张)书写,以镂管(雕刻精美的笔管)蘸墨,展现了文采飞扬的场景。其中,“客有椒花作颂才”一句,以“椒花”象征祝福与吉祥,表达了对聚会中才子佳人创作才华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温馨、高雅与欢乐,以及对春天和友情的珍视。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
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
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
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
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
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
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
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
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
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
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别。
且向尊前呼翠袖,歌取阳春白雪。
千古兴亡,百年哀乐,天远孤鸿减。
酒阑人散,角声吹上明月。
问东原豪杰,先屈指,到元龙。
看潇洒风标,汪洋学海,磊落词锋。
沂川岁回来往,把乾坤、歌入舞雩风。
妙理鸢飞鱼跃,尘心雪化冰融。
梅花香外岁寒松。
高节谢春容。
有千岁神膏,扶君寿质,阅世无穷。
仍呼九天鸾鹤,与王乔、相约叩琼宫。
但使飞霞佩在,宁愁白玉堂空。
泰山雄胜地,人物出,必豪英。
看衍庆堂中,使君才气,磊落高明。
春风又临初度,正梅花、香满腊嘉平。
唤取茅仙送酒,尊前共祝长生。
青云居第筑初成。
燕雀亦欢声。
伫梦叶熊罴,祥占弧矢,兰玉春荣。
山城岂能淹滞,佩飞霞、终上紫霄行。
留着兰轩老笔,他年歌颂功名。
月临南吕,正庭阶、开到尧*三叶。
风露清明钟气质,诞作人间豪杰。
器宇宏深,襟灵阔远,物我俱融彻。
滔滔欲海,回头一棹超越。
试看南墅开尊,西池垂钓,此个情怀别。
记得婆娑亭上酒,还到寿君时节。
我梦登天,群仙相对,曾写长生牒。
见君姓字,分明非是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