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金道隐》
《赠金道隐》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湖浓柳上林花,天下风流在子家。

采采芙蓉俱木末,飞飞鹓鹭复天涯。

越台春韵虞廷石,楚水秋高汉使槎。

最是伏蒲伸白简,忽看行殿绚丹霞。

(0)
鉴赏

这首诗《赠金道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金道隐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西湖浓柳上林花,天下风流在子家”,开篇即以西湖的美景入笔,浓密的柳树与盛开的花朵相映成趣,暗示了金道隐所在之处的风雅与超凡脱俗。接着,“天下风流在子家”一句,直接表达了对金道隐个人魅力和才情的高度赞赏。

颔联“采采芙蓉俱木末,飞飞鹓鹭复天涯”,进一步描绘了金道隐如同水中芙蓉般高洁脱俗,又如鹓鹭般翱翔于广阔天地之间,象征着其人格的高尚与胸怀的宽广。

颈联“越台春韵虞廷石,楚水秋高汉使槎”,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金道隐比作古代贤士,如越王勾践的台石、楚水的秋高、汉使的槎舟,强调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远大的志向。

尾联“最是伏蒲伸白简,忽看行殿绚丹霞”,最后两句以生动的场景收束全诗,描述了金道隐如同伏蒲一般坚韧不拔,手持白简,行走在绚烂的丹霞之中,既表现了其坚毅的性格,也寓意着其事业的辉煌与成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不仅赞美了金道隐的个人魅力与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景致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闲咏五首·其二

事业无闻负圣时,沧波自照角巾攲。

养成林下无穷懒,占尽人间彻底痴。

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

医翁筮叟真堪友,搜索残尊与共持。

(0)

哨遍·其一秋水观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

记蹠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噫。贵贱随时。

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

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

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

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

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

北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0)

鹧鸪天·其二

彩舞萱堂喜气新。年年今日庆生辰。

碧凝香雾笼清晓,红入桃花媚小春。

须酩酊,莫逡巡。九霞杯冷又重温。

壶天自是人难老,长拥笙歌醉洞云。

(0)

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0)

寻天台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0)

冬柳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