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林缘岸曲,柯条互侧倾。
朔风起相搏,窸窣微有声。
觅巢归独雀,日落难为情。
寒重羽无力,堕地迫哀鸣。
丛阴罨遥阜,朱实垂橘橙。
托身良有所,缩翅畏就营。
霜严匪所虑,恐受罗网惊。
枯林缘岸曲,柯条互侧倾。
朔风起相搏,窸窣微有声。
觅巢归独雀,日落难为情。
寒重羽无力,堕地迫哀鸣。
丛阴罨遥阜,朱实垂橘橙。
托身良有所,缩翅畏就营。
霜严匪所虑,恐受罗网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时分,枯林中独雀觅食的凄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寂与生命的挣扎。
首句“枯林缘岸曲”,描绘了林木围绕着岸边弯曲生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接着,“柯条互侧倾”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衰败和倾斜,暗示了环境的恶劣。
“朔风起相搏,窸窣微有声”两句,通过描述凛冽的北风在枯枝间呼啸,发出细微的声响,生动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
“觅巢归独雀,日落难为情”则聚焦于一只孤独的鸟儿,它在日落时分仍未能找到栖息之所,表达了鸟儿的无助与孤独。
“寒重羽无力,堕地迫哀鸣”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因寒冷而羽毛无力,不得不落地时发出的哀鸣,增加了诗的悲凉感。
“丛阴罨遥阜,朱实垂橘橙”两句转而描写远处山丘上,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与前文的凄凉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托身良有所,缩翅畏就营”表达了鸟儿虽然找到了栖息之所,但仍然心存戒备,担心受到捕猎者的威胁,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警惕。
最后,“霜严匪所虑,恐受罗网惊”点明了即使面对严霜,鸟儿最担心的还是人类的捕猎,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深刻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独雀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残酷并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脆弱。
古村民,古村居,古村有田复有庐。
屋后桑麻四五区,屋前榆柳八九株。
老妇辟纑儿读书,青灯夜照三更初。
牛角带经耕且锄,年年岁岁输官租。
圣人治世如唐虞,饱来击壤歌康衢。
乌纱作巾白布襦,东邻西舍相招呼。
醉归兀兀杖自扶,古村民,古村居。
乾坤有清气,付与贤者乐。
贤者乐其清,所乐应不浊。
鸣蝉乐饮露,聚蚁乐慕膻。
岂不同其乐,斯乐有间焉。
鸢飞乐乎天,鱼跃乐乎水。
察彼俯仰间,谁能知乐此。
彼乐或在外,此乐乃在中。
外乐易消歇,内乐无终穷。
蒙也乐濠梁,尹也乐莘野。
欲知圣贤乐,孔颜真乐者。
郑公乐其天,乐清以名轩。
清与乐俱有,动静无不然。
山以乐吾仁,水以乐吾智。
居乐适其安,行乐随所寄。
人知使君乐,不知使君心。
安得穆清风,乐哉以长吟。
缅彼崔嵬,坤土而隆。匪砌匪砠,弗赭弗童。
我兴瞻之,念母劬躬。嵌岩窈深,可以容与。
其岑其蔚,膏发泉乳。我心孔悲,念母鞠抚。
暧翠在庭,朝爽盈襟。宛兮慈颜,春和煦林。
孰是金行,为此惨栗。鹤发其髟,霜露既集。
攒峰丛峦,罗立閒閒。既有令子,亦有贤孙。
风木之悲,寸草之伤。甘旨在庖,綵乌在堂。
禄薄养丰,其乐如何。丰而弗逮,所慨实多。
移忠之孝,亶惟尽瘁。教忠繄母,展也孝子。
孝子终身,悠悠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