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雪竹》
《东坡雪竹》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捲残云暮雪晴,天空野树水烟横。

凄迷望断平安信,衰薄如逢太瘦生。

月冷冰梢清入骨,霜交疏影澹无情。

岁寒物色多相似,到此方知晚节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东坡上竹林在月光下静谧而孤寂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寂静之美。

首联“风捲残云暮雪晴,天空野树水烟横”,开篇即以动态之景引入,风卷残云,暮雪初晴,天空中野树与水烟交织,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里运用了“风”、“云”、“雪”、“天”、“野树”、“水烟”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冬日雪后清晨的壮丽画卷。

颔联“凄迷望断平安信,衰薄如逢太瘦生”,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站在雪后的东坡之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平安的期盼与忧虑。这里的“凄迷”二字,既描绘了环境的朦胧与模糊,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平安信”则寄托了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衰薄如逢太瘦生”一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助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中的艰难与挑战。

颈联“月冷冰梢清入骨,霜交疏影澹无情”,转而聚焦于月光下的雪竹。月光如水,洒在冰凉的竹梢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清冷而纯净。竹子的疏影在霜的覆盖下显得淡然无华,仿佛对世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这一联通过“月”、“冰梢”、“霜”、“疏影”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雪竹在月夜下的独特风貌,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冷静与超脱。

尾联“岁寒物色多相似,到此方知晚节成”,总结全诗主旨。岁末寒冬,万物凋零,但雪竹依然挺立,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诗人所追求的高尚情操相契合。通过对比“相似”的物色与“晚节”的成就,诗人表达了对坚持自我、不畏艰难、最终实现理想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冬日雪竹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寓意着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柏台自述四首·其四

熬熬内火战骄阳,鹤唳风声便着忙。

波浪翻天谁与渡,却应甘井是慈航。

(0)

和两翁轩

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

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0)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其一

涔涔梅雨涨江滨,耿耿僧房借钵人。

秀色惊回随念到,孤怀赢得暂时新。

何妨一笑空诸有,更觉三摩净六尘。

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

(0)

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三

除却吟诗总是尘,道人应笑可怜人。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

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

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

(0)

秀远堂次赵德孺韵

爱山依山住,如山不少下。

山中所有多,惟取不容舍。

烟云实交游,松竹乃保社。

尚欠目所穷,披剪宁问槚。

廓然宇宙宽,信矣和无寡。

隐隐彻四垂,万象入坯冶。

初疑彩间错,又若墨匀洒。

造化非适然,一一类见假。

吾友端可人,韵胜不少野。

更将桃李俱,参差移拱把。

时哉须自勉,岁月甚奔马。

得难未易失,讵有长年者。

何妨倒载归,日日无虚斝。

(0)

碾成天上龙兼凤,煮出人间蟹与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