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其一》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涔涔梅雨涨江滨,耿耿僧房借钵人。

秀色惊回随念到,孤怀赢得暂时新。

何妨一笑空诸有,更觉三摩净六尘。

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其一)》。诗中描绘了梅雨季节江水上涨,僧房借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涔涔梅雨涨江滨”,以“涔涔”形容梅雨的连绵不绝,江水因雨水而上涨,营造出一种湿润、宁静的氛围。次句“耿耿僧房借钵人”,则转向对僧人的描写,借钵是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这里通过“耿耿”一词,表现出僧房的明亮和僧人内心的坚定。

接下来,“秀色惊回随念到,孤怀赢得暂时新”,诗人通过“秀色”描绘自然之美,同时借“惊回”表达心灵的触动,暗示诗人被自然美景所吸引,思绪随之飘远。接着,“孤怀赢得暂时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在这短暂时刻获得的心灵慰藉。

“何妨一笑空诸有,更觉三摩净六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面对生活中的忧患时,诗人选择以笑面对,认为笑可以超越物质世界的一切束缚,达到心灵的纯净。“三摩”指佛教中的禅定状态,“六尘”则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官所接触的事物,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强调了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最后,“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诗人感慨于年复一年的忧患,内心充满了悲伤。在送别友人时,他不禁流下哀伤的泪水,这泪水不仅是因为离别的不舍,也包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心灵的自我超越。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

涅槃生死两般名,正眼观来一性灵。

五蕴山头云散后,大千沙界月长明。

(0)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0)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

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

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0)

孙大夫求偈

论政已肩裴相国,谈禅应笑老维摩。

道存休恨归来晚,一语投机已是多。

(0)

资福训童行颂·其四

出家言行要相应,战战长如履薄冰。

虽是未除须与发,直教去就便如僧。

(0)

送珍禅者

湖边看子上归舟,林底初惊一叶秋。

要似羚羊长挂角,莫教猎犬得踪由。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