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
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
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这首诗描绘了金碗传出与玉山倾倒的场景,隐喻着世事变迁与人生无常。诗人通过“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接着,“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说,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并非过往岁月所能重现,面对新奇或陌生的境遇,人们往往难以轻易适应或把握。这里蕴含着对生活变化的无奈与探索未知的勇气。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则以动物和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猿鹤象征着超越尘世的灵性与自由,而烟云则可能代表了人生的变幻莫测。这两句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最后,“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表达了诗人即便年老,也愿意与志同道合者一同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这里的“巾履”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香火终年谢劫灰”则暗示了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即使面对生命的消逝,也要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汉武开西南,宋高弃东北。
或以强衅边,或以弱丑国。
合商今古筹,无如屯守得。
三时壁野清,千里燧燐织。
耕战不相违,兵农各自食。
近远输粟行,休暇治军实。
但令士卒心,尝如胡马逼。
虏伏无可窥,虏进安可弋。
或明师帅权,或尽守土职。
犁扫非无术,未贵杀伤克。
天子不自将,小丑亦亡匿。
安攘信何奇,朝阃共心力。
水意分下上,故以诸滩级。
积雨巨其澜,错石伏波蛰。
千叶溯蹶奔,参差介于粒。
泱若动我前,方与奇观揖。
造次生怪呼,飞湍顶舟立。
百篙难一施,循循如有絷。
惊视激流侵,汹涌足中入。
礧礧巨石胶,以舟作之笠。
舟人竞愕眩,传号去舟急。
漂零借一刀,危魂聊粗翕。
三叹此洄从,艰险何多集。
岂为破釜沉,抑师下水袭。
浩浩发长歌,羞作儿女歙。
恐惧吾所甘,愁闻舟子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