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缸烛馀膏,破炉明宿火。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寒缸烛馀膏,破炉明宿火。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后的场景,寒夜中残烛的烛油尚存,破旧的炉火微明。诗人感到慵懒,不愿再躺回布衾,而是选择坐在简陋的藜床上。他静静地坐着,思考着,决定以读陶渊明的诗来打发时间。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希望能与他们一同分享诗歌的感悟。
诗中的“寒缸烛馀膏”形象地写出环境的清冷,“破炉明宿火”则透露出生活的简朴。诗人通过“懒复”、“遂作”等词语流露出内心的闲适与无奈。最后两句“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想要与他们共同吟诗唱和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怀人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郑玉非娼女。叹尘缘未了,飘零被春留住。
肠断胭脂坡下路。成甚心情意绪。
生怕入、梨园歌舞。
寂寞阳台云雨散,算人间、谁是吹箫侣。
空买断,两眉聚。新来镜里惊如许。
暗伤怀、莺老花残,几番春暮。
事逐孤鸿都已往,月落千山杜宇。
念修竹、天寒何处。
不念琐窗并绣户,妾从前、命薄甘荆布。
谁为作,解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