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畔大丛林,龙象初排四众钦。
一月遍收银色界,两山相击海潮音。
安心已竟元无法,举意全抛莫浪寻。
且使后来谁措手,乐天赢得掉头吟。
中?南畔大丛林,龙象初排四众钦。
一月遍收银色界,两山相击海潮音。
安心已竟元无法,举意全抛莫浪寻。
且使后来谁措手,乐天赢得掉头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肇的《游浮玉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南畔大丛林的壮观景象,龙象(可能指佛教中的大象和龙,象征威严与智慧)排列有序,引得四众信徒敬仰。月光洒满银色世界,山间回荡着海潮般的梵呗声,营造出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诗人强调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已经无需任何外在法门,一切放下,不作无谓追寻。他以轻松的姿态展望未来,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让后人难以企及的境地,可以自由自在地“乐天赢得掉头吟”,享受那份超然的乐趣和自由。整首诗寓含禅意,展现出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
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
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
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
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
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
几向客右度重九。
苦无佳句答良辰。
落木包生意,来鸿定去期。
如何萧瑟气,有许楚臣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