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
《遣兴》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少年书剑别龙沙,老至逢秋苦忆家。

一寸丹心惟自效,数茎白发已先华。

西风客里歌茅屋,澹月樽前对菊花。

庾信何须赋萧瑟,韩山片石亦堪夸。

(0)
鉴赏

这首诗《遣兴》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诗中的情感流露与意象描绘,展现了一位年迈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少年书剑别龙沙,老至逢秋苦忆家”,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离家远行,手持书卷与剑,豪情满怀地踏上征程;而如今,年岁已高,每到秋日,心中便涌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一联不仅勾勒出诗人从青葱岁月到暮年时光的转变,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颔联“一寸丹心惟自效,数茎白发已先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已年老,但心中仍存有一腔热忱,愿意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岁月不饶人,白发已先于他的心意而生,这既是对个人衰老的无奈,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颈联“西风客里歌茅屋,澹月樽前对菊花”,转而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西风、茅屋、淡月、菊花等自然景物时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以歌抒怀,借酒浇愁,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尾联“庾信何须赋萧瑟,韩山片石亦堪夸”,引用庾信和韩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豁达态度。庾信晚年因国破家亡而赋《哀江南赋》,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哀叹;而韩山片石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认为,自己无需像庾信那样哀叹,因为韩山片石的坚韧同样值得赞美,暗示了他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乐观与坚韧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遣兴》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清明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

(0)

暑酌

天高殊未雨,暑盛绝无风。

将酒渠心浸,有泉林下通。

擘莲房拍塞,雪藕孔玲珑。

量浅难禁醉,扶归两小童。

(0)

渔父四时曲.秋

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

(0)

君不见

君不见卢生枕上客邯郸,君不见淳于穴中到槐安。

出将入相群儿仕,赐爵锡邑公主贵。

黄粱未熟已欠伸,清樽尚在遽惊起,人生荣华欢乐亦如此。

双毂昼飞夜旋一弹指,胡不看取二人梦中事。

(0)

访友人溪居

数间屋子压溪光,百十乔松列翠行。

鹤为听琴朱顶侧,鸭皆睡日绿头藏。

后园遣仆锄冬笋,隔岸寻僧度野航。

天色黄昏归已晚,苦留夜话对胡床。

(0)

赠林耕叟赴湖帅幕

东莱之师,是为拙斋。学无不究,道无不该。

体统纯正,规模拓恢。卓成一家,犹斗之魁。

未及百年,遗响冷灰。我守宝婺,四学是开。

以导生徒,俾绍东莱。回首七霜,谅多成材。

英英耕叟,我友自孩。吐词不群,制行亦瑰。

勉以朱学,持论不回。仆家源流,是拥是培。

仲尼得伋,垂教方来。拙斋有孙,其道未颓。

且告瓜熟,定王之台。僮马载驰,羔雁屡催。

予闻湘流,夙称圣涯。懋陵之邦,元公所胎。

南轩昭昭,五峰巍巍。岂无秀民,可与摩揩。

求仁得仁,懋哉懋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