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野鹤两无群,千古风流映使君。
明圣湖开清浙石,少微星动耀吴分。
春秋山鬼歌香草,鹿麂虚堂卧白云。
亭外梅花堤畔柳,不烦重奠?兰芬。
高人野鹤两无群,千古风流映使君。
明圣湖开清浙石,少微星动耀吴分。
春秋山鬼歌香草,鹿麂虚堂卧白云。
亭外梅花堤畔柳,不烦重奠?兰芬。
这首诗《四贤祠》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高人野鹤”、“千古风流”、“明圣湖”、“春秋山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首联“高人野鹤两无群,千古风流映使君”,以“高人野鹤”象征古代贤者超凡脱俗的品质,与世俗之物相异,他们的风采犹如千古流传的佳话,映照着在场的“使君”,即祠堂的访客或祭拜者,强调了贤者精神的永恒魅力。
颔联“明圣湖开清浙石,少微星动耀吴分”,通过“明圣湖”和“少微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贤者形象的崇高与光辉。明圣湖象征贤者的智慧与道德的清澈,而少微星则代表贤者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芒,照亮了吴地(泛指江南地区)的文化星空。
颈联“春秋山鬼歌香草,鹿麂虚堂卧白云”,运用了春秋时期的故事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贤者美德的颂扬。山鬼歌唱香草,象征贤者品德如香草般高洁;鹿麂在空荡的大厅中悠闲地卧于白云之上,则暗示贤者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亭外梅花堤畔柳,不烦重奠?兰芬”,以自然景物结尾,寓意贤者的精神如同梅花与柳树一样,即使不在场,其芬芳与美丽依然存在。这里的“不烦重奠”可能暗含对贤者精神的传承与纪念,无需再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因为贤者的精神已经融入了自然与人心之中,永不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古代贤者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也寄托了诗人对贤者精神的深切缅怀与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颂扬。
渊明赋止酒,止酒未尝止。
今朝诗固云,从此真止矣。
我观他日诗,说酒特未已。
必饮诚有累,必止亦非理。
无如作病何,聊用忘忧耳。
得失定相半,随遇无彼此。
胡为我阿咸,深拒坚壁垒。
子言故多师,乌有与亡是。
独此止酒诗,字字如信史。
恐子昧圆通,未究真正义。
当观诸世间,一一等幻戏。
死生尚云尔,何乃较醒醉。
操瓢起相从,无为乏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