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东望昼冥冥,一角荒山仗佛灵。
夹径花霏连理树,断碑苔没读书亭。
六时钟磬林光碧,万里帆樯海气青。
坐对石头无法说,将诗吟与蛰龙听。
沧洲东望昼冥冥,一角荒山仗佛灵。
夹径花霏连理树,断碑苔没读书亭。
六时钟磬林光碧,万里帆樯海气青。
坐对石头无法说,将诗吟与蛰龙听。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游西岩作(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东望沧洲,眼前景象昏暗,唯有佛寺的灵光为荒山增添了一角生气。沿途花树繁盛,连理枝相映,古老的读书亭被青苔覆盖,显得静谧而寂寥。树林中的钟磬声回荡,与远处海面上的帆樯构成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诗人面对这石头无言以对,只能将心中的感受化为诗句,吟诵给仿佛沉睡的龙听。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禅意的交织,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桃花染破南山青,汉江此时春水生。
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
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
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
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
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
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嗟予据桉但画诺,遇事缩手方蒙成。
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岁寒不变乃知确,物理先否终当亨。
维舟且尽今夕语,明日帆随白鸟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