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
《中秋》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0)
注释
灏气:浩渺的清气,指明亮的月色。
兔魄:月亮的别称,因其形状如兔而得名。
躔:天体运行的轨道,这里指星辰。
韬彩:隐藏光彩,形容星辰光芒收敛。
魏宫:古代中国的宫殿,这里可能指代某朝代的皇宫。
乌绕:乌鸦盘旋。
汉苑:汉代的皇家园林。
金液:道教中指神秘的金色液体,象征贵重或神秘。
玉沙:比喻晶莹的沙粒,可能指江边的沙地。
三级萧台:可能指代某个历史遗迹或地点,三级萧台是虚构的。
碧涟:绿色的涟漪,形容水面的波纹。
翻译
皓月如兔魄圆满,星辰光芒收敛唯有她皎洁
魏宫乌鸦栖息在光秃枝头,汉苑梧桐凋零在露水之前
金色液体深藏于大海之中,千里玉沙映照着江边
遥想此刻,深情思绪绵绵,三级萧台上枕着碧绿的涟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中秋》,通过对月圆之夜的描绘,展现出浓厚的中秋佳节氛围。首句“灏气才中兔魄圆”,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如同兔魄般圆满,充满清辉。接下来的“众躔韬彩独娟娟”则写出了月亮在群星环绕中格外皎洁,犹如一位娴静的美人。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两句,通过想象魏宫乌鸦栖息在月夜的树枝上,以及汉苑梧桐在露水打湿的井边凋零,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意境,暗示着月夜下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月光比作金色液体,照耀着广阔的渤海,又映照在千里之外的江边,展现了月色的广阔无垠。

最后,“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设想他们在中秋之夜也会有同样的情感,寄托在那三级萧台(可能指古代的某处建筑)上,伴随着碧绿的池水,思绪万千。

整体来看,黄庭坚的这首《中秋》以月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随师东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0)

拟古十二首·其二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捲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0)

杂曲歌辞.千里思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域,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0)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悽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0)

杂曲歌辞.远别离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鬐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0)

杨花

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雪花新。

无端惹著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