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虽异趣,追远岂殊哉。
隐隐闻箫鼓,神君尚冢回。
幽明虽异趣,追远岂殊哉。
隐隐闻箫鼓,神君尚冢回。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的《神君歌十首》中的第一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神话传说中神灵的怀念和向往。
"幽明虽异趣,追远岂殊哉。"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尽管生者与死者、现实与历史之间存在差异,但在追寻和怀念方面并无不同。这里的“幽”指的是阴间或古代,“明”则是现世,“异趣”意味着生者与死者的生活状态不一样,而“追远”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追求和向往。
"隐隐闻箫鼓,神君尚冢回。" 这两句通过描绘神灵仍在墓地附近活动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神灵存在感知的想象。在这里,“隐隐”形容听觉上的微弱和不确定,“箫鼓”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乐器,而“神君尚冢回”则意味着诗人似乎听到了来自墓地的声音,仿佛那些古代的神灵依然在墓地附近徘徊。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和传说中神灵存在的感知,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超越时空、沟通古今的一种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