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城门死》
《西城门死》全文
南北朝 / 庾肩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榇,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城门处的一幕悲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死亡的凄凉与哀伤。首句“高堂信逆旅”,以“高堂”象征死者生前的居所,将其比作“逆旅”,即旅人临时歇脚之处,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怀业理常牵”则表达了对死者生前事业和生活的怀念,以及这些记忆对生者情感的持续牵动。

“玉匣方委榇,金台不复延”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死者安葬的情景。玉匣和金台本是尊贵的丧葬用品,但如今却成了死者归宿的象征,昔日的辉煌不再,只有沉寂与哀悼。这不仅是对死者身份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消逝的深刻感慨。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凄美画面。挽歌随着道路渐行渐远,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哀痛;而藤萝的阴影与松树的枝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哀愁的画面。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悲伤的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最后,“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无奈与接受。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无法强求或改变,只能顺应自然规律,接受命运的安排。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生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死亡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性思考。

作者介绍
庾肩吾

庾肩吾
朝代:南北朝   字:子慎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生辰:487-551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梅湾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

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0)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0)

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

连步青溪几万重,有时共立在孤峰。

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云松。

呻吟独卧猷川水,振锡先闻长乐钟。

回望群山携手处,离心一一涕无从。

(0)

崔十四宅问候

晓日早莺啼,江城旅思迷。

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

远水闾阎内,青山雉堞西。

王孙莫久卧,春草欲萋萋。

(0)

月下洗药

汲井向新月,分流入众芳。

湿花低桂影,翻叶静泉光。

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

寄言养生客,来此共提筐。

(0)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九窗里山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