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二》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0)
翻译
拂去书桌上堆积的文稿,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四面山色。
尽管年老仍关心百姓事务,低头看着眼前的山城,心中已感到疲惫和苍凉。
烧尽荆棘,桑柘重新生长,狐狸消失,家禽家畜又归来。
计划先开通道路,后续的宾客应当能容纳在内。
注释
案头:书桌上的。
晓晴:清晨的晴朗天气。
民事:百姓的事务。
山城:坐落在山中的城市。
荆棘:野生植物,比喻困难或障碍。
蹊隧:小路和隧道。
众客陪:众多宾客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题目为《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二)》。诗人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和个人心境,表达了对城市治理的关注和对未来的规划。

首句“拨弃案头文字堆”,形象地写出诗人暂时放下繁重的文书工作,展现出一种摆脱日常事务的轻松感。接着,“晓晴山色四门开”描绘了清晨阳光洒满城池,四周山色清晰可见,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气氛。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两句,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关心百姓疾苦,面对山城的现状,内心充满忧虑,流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的情绪。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运用象征手法,暗示城市经过整治,荒芜之地逐渐恢复生机,动物们也重新回到这里,预示着新的秩序和活力。

最后两句“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表达诗人对于城市规划的远见,希望先建设道路和基础设施,以便未来能容纳更多的人和活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感受融入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积极规划的胸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别孙德谦节推四首·其四

帝德动高旻,四国登无虞。

承明广咨询,前席久已虚。

念子羽翮长,光辉耀云衢。

愧无晨风翼,翩翩相与俱。

(0)

绝句十首·其九

雨涨咸潮欲退时,沙螺?蚬正交肥。

长歌逐队来江口,知是儿童下水归。

(0)

绝句十首·其五

接得绯桃谨护持,那堪生意太迟迟。

祇缘冈土多黄瘠,春到开花仅一枝。

(0)

西湖十咏·其六吊武穆

匹夫犹自爱明珠,至宝谁能忍复予。

天地勋华应几许,误将功业向居胥。

(0)

杭州别岑体充霍振先之京

自从南浦更联舟,两浙云山暗已收。

京洛只今成乐土,逢人休上望乡楼。

(0)

禹穴二首·其二

东海南海朝宗地,出震见离帝之机。

圣人自喜文明会,舜向苍梧禹会稽。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