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紫阁宿高寒,下直还能访鹖冠。
惇史书馀云未散,太常斋后雪初残。
千官肃穆骖鸾辂,万骑周遭傍泰坛。
闻道星辰环幄殿,侍臣执盖月中看。
君从紫阁宿高寒,下直还能访鹖冠。
惇史书馀云未散,太常斋后雪初残。
千官肃穆骖鸾辂,万骑周遭傍泰坛。
闻道星辰环幄殿,侍臣执盖月中看。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斋居后的夜晚,诗人欧大任在宫中所见的庄严景象。首联“君从紫阁宿高寒,下直还能访鹖冠”,以“紫阁”象征皇宫,表现了官员们在严寒中仍坚守岗位,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官员们的忠诚。颔联“惇史书馀云未散,太常斋后雪初残”,通过“惇史”和“太常”的活动,展现了宫廷内文武官员在斋戒后的忙碌与庄重,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清寂。
颈联“千官肃穆骖鸾辂,万骑周遭傍泰坛”,描绘了宫廷中千官肃穆、万马围绕的壮观场面,鸾辂代表皇帝的车驾,泰坛则是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这一场景凸显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尾联“闻道星辰环幄殿,侍臣执盖月中看”,则以“星辰环幄殿”象征皇帝的威严与神圣,侍臣在月光下持伞观看,既表现了对皇帝的敬畏,也体现了夜晚宫廷的静谧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庄严与肃穆,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秩序与威严的尊重与感慨。
期言载月今夕游,簇云西北生如楼。
须臾天中黯如黑,倒注吕梁之洪流。
岸边青雀权教待,索旋斋阁游期改。
风雨归舟不是舟,轻舆并力仆人乃。
坐不逾时蝀在东,霁光朗照天宇空。
仍复登舟阅湖景,生衣欲怯波面风。
先讶朦胧玉林际,继见徘徊银汉裔。
将望祗欠一毫圆,未秋已报三分意。
棹移岸转无不随,清眄閒凭真觉宜。
云开底藉管弦吹,适才摘句偶中之。
崦嵫日未落,白榆月已悬。
由来惜景心,比我犹殷然。
乘凉泛青雀,水气飒爽延。
西舂轮渐微,半魄影始娟。
因悟阳德昭,凡光莫争先。
在湖斯言湖,良夜讵可捐。
清辉方就盈,冰匡过上弦。
塞中不易值,万山翠逼天。
须臾翠不见,白水涌金涟。
倚吟曾得句,犹忆甲戌年。
弹指九春秋,契阔谁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