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晁司直景范致仕归济宁》
《送晁司直景范致仕归济宁》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坊辅导集群英,清德多闻最老成。

天上归来投散逸,道傍祖送叹光荣。

圣朝雨露涵濡厚,晚节功名去住轻。

共羡行年今伏胜,遗经还待教诸生。

(0)
鉴赏

此诗《送晁司直景范致仕归济宁》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晁司直归隐生活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老成持重、德高望重之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春坊辅导集群英”,描绘了晁司直在春日官署中教导群英的情景,展现其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和影响力。次句“清德多闻最老成”,赞扬晁司直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是众人学习的典范。接着,“天上归来投散逸”一句,以“天上归来”比喻其从官场回归闲适生活,而“投散逸”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后,“道傍祖送叹光荣”描绘了乡亲们在道路两旁为他送行,感叹其归隐生活带来的荣耀与光彩。

“圣朝雨露涵濡厚”表达了对明朝政府恩泽的感激之情,暗示晁司直在任期间得到了朝廷的厚爱与支持。“晚节功名去住轻”则体现了晁司直对个人功名的淡泊态度,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够放下世俗的得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共羡行年今伏胜,遗经还待教诸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晁司直年岁虽长但精神依然饱满的赞美,以及对其继续传授知识、影响后辈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晁司直作为一位德高望重、淡泊名利的官员形象,以及其归隐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颂古·其十六

一喝喝上四禅天,临济元来不会禅。

尽道朝阳生户外,不知夜月落阶前。

(0)

偈颂四首·其四

小黄碗内几星麸,半是酸齑半是瓠。

誓不出生违佛教,出生之后碗中无。

(0)

偈六十九首·其十四

数日寺门浩浩,全身走入荒草。

五湖高士安禅,休要别处寻讨。

廊下喏诺分明,阶前斛斟叫噪。

劳生日用无私,般若光中虚老。

灯笼暗地攒眉,露柱低头懊恼。

令予冷眼偷看,不觉呵呵笑倒。

三钱买个郑州梨,元来是青州枣。

(0)

偈六十九首·其五十三

毗卢影里,般若光中。互为主伴,法界融通。

白云片片,帝网重重。形分万派,月印寒空。

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自他兼济,无功之功。

高著眼,莫狐疑。卷舒自在,今正是时。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0)

十六夜对月和十五夜无月

四面阴云旋旋舒,冰轮一片耀昏衢。

影分万派曾无异,光照千门岂有殊。

境寂风清思至友,香残玉篆倦加趺。

寥寥廓彻琉璃界,心月圆明德不孤。

(0)

偈颂二十四首·其一

约束万象,耸动人天。

风云会合,来自日边,纵饶海口亦难宣。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