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昔行赠李石叠》
《忆昔行赠李石叠》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古风

忆昔相别兰若里,而今咫尺如千里。

叹我老作放逐臣,喜君又为苍生起。

我思古人获我心,忧国忧民结念深。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

何以示之有周道,知君不愧此怀抱。

化理从教险地敷,调元应得丝纶早。

昔闻阙辅试萧翁,今见中州借寇老。

拜手天庭出帝畿,燕街草色映旌旗。

想象郊堤多杨柳,为君无由折此枝。

到处争迎旧宪使,春雨秋霜遍远迩。

吁嗟吾民正倒悬,愿君此去爱如子。

(0)
鉴赏

这首诗《忆昔行赠李石叠》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对昔日与友人的离别与今日重逢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李石叠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首句“忆昔相别兰若里”,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寺庙中的离别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接着,“而今咫尺如千里”一句,对比强烈,表达了时空距离虽近,但情感却仿佛隔了千里的感觉,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叹我老作放逐臣,喜君又为苍生起”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年老被贬,而欣喜于友人为百姓谋福利的作为,体现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仰。

“我思古人获我心,忧国忧民结念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理解并践行古人忧国忧民思想的赞赏。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表明友人无论身处江湖还是朝廷,其心胸都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何以示之有周道,知君不愧此怀抱”是对友人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行事符合周公之道,无愧于心。

“化理从教险地敷,调元应得丝纶早”鼓励友人在艰难环境中也要坚持治理国家,希望他能早日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昔闻阙辅试萧翁,今见中州借寇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扬友人像萧何、寇准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拜手天庭出帝畿,燕街草色映旌旗”描绘了友人受到朝廷重视的情景,以及其出行时的壮观场面。

“想象郊堤多杨柳,为君无由折此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法亲自为他折取杨柳枝的遗憾。

“到处争迎旧宪使,春雨秋霜遍远迩”描述了友人受到各地民众热烈欢迎的场景,以及他的政绩惠及四方。

最后,“吁嗟吾民正倒悬,愿君此去爱如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希望他能像爱护子女一样关心百姓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待和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一

百年无作者,之子擅奇才。

岂谓黔中使,翻从岭上回。

衡文时望重,握手老怀开。

更喜居停近,深宵亦往来。

(0)

送魏和公归宁都

隔年相见即依依,知尔全家住翠微。

穷海访人兵后去,孤身携剑雪中归。

滩平横浦寒流浅,枫照淩江晚叶稀。

贫贱别离那可道,寸心遥与片帆飞。

(0)

怀何不偕三首·其二

南客见毳毛,安知可为旃。

英雄在史册,宁无行路间。

夫子久飞遁,徒步来南山。

长歌宫阙下,北首望燕然。

龙德而蛇行,谁能测其全。

夕醉王侯宅,朝游侠少年。

(0)

赠别屈翁山二首·其二

画布作鸿鹄,天下齐张弓。

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

有心尚可容,有口能兴戎。

愿君为坚金,不愿为贞松。

松高风飕飕,众草难为秋。

(0)

琅琊王歌辞八首·其三

飞花亦有蒂,浮梗故有根。

四体如轻埃,因风集谁门。

(0)

秋怀·其十七

竹冈藤树小跻攀,未报深恩鬓已斑。

凿壁犹怜前日事,望云空见暂时閒。

烟霞正值萧条候,亲友相逢梦寐间。

多病独愁常阒寂,半帘初日未开关。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