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
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
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
云光渐容与,鸟哢已交加。
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
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花。
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
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
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
云光渐容与,鸟哢已交加。
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
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修在初春阳光照耀下的东山寺独游所见所感。首联"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写出了温暖的阳光洒在东山,诗人沿着松木掩映的小路蜿蜒前行,营造出宁静而悠长的意境。
颔联"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暗示了山中的隐逸生活和寺庙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家禅意的欣赏。
颈联"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点明了时令,虽地处偏僻,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风和日丽中万物开始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云光渐容与,鸟哢已交加",进一步描绘了云彩的轻盈和鸟鸣的交织,诗人沉浸在自然的和谐之中,心境变得宽广。
最后两句"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通过细腻观察,写出了冰雪初融,泉水开始涌动,而茶树新芽尚待春暖花开,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东山寺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关怀。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
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
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
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
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