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初春偶作》
《湖上初春偶作》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开尽腊亦尽,春暖便如寒食天。

气色半归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门船。

文禽相并映短草,翠潋欲生浮嫩烟。

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chūchūnǒuzuò
sòng / lín

méihuākāijìnjìnchūnnuǎn便biànhánshítiān

bànguīànliǔrénjiāduōshàngguōménchuán

wénqínxiāngbìngyìngduǎncǎocuìliànshēngnènyān

chùjiǔshānyǐngxiàfēngshínòngfánxián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这里指梅花。
腊:农历十二月。
寒食天:清明节前一两天,天气乍暖还寒。
气色:指景色、气息。
湖岸柳:湖边的柳树。
郭门:城门外。
文禽:文雅的鸟,如鹭鸶等。
翠潋:绿色的水波。
浮嫩烟:轻盈的烟雾。
酒旗:酒店或餐馆的标志。
繁弦:繁复的音乐旋律。
翻译
梅花盛开直到腊月结束,春天温暖得仿佛是寒食节的天气。
湖边柳树的气息和颜色开始复苏,城郊的人们大多乘船出行。
各种鸟类在短草丛中相伴,绿色的涟漪中似乎有淡淡的烟雾升起。
山下几处酒旗随风飘动,微风中不时响起悠扬的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临时湖边的景象。"梅花开尽腊亦尽",暗示冬去春来,梅花凋谢,寒冬已过。"春暖便如寒食天",以寒食节的温暖气候形容早春的宜人,仿佛冬天的痕迹还未消散,春天的气息却已悄然来临。

"气色半归湖岸柳",写湖畔的柳树开始透露出春天的新绿,生机盎然。"人家多上郭门船",描绘了城乡间的人们乘船出行,享受春光,充满生活气息。

"文禽相并映短草",细致描绘了鸟类在短草丛中觅食或嬉戏的情景,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翠潋欲生浮嫩烟",则通过水波荡漾和轻烟的描绘,渲染出湖面的宁静与朦胧美。

最后两句"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以酒旗点染乡村风情,山影与微风共同奏响了春天的乐章,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

总的来说,林逋的《湖上初春偶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湖畔的自然景色和人间烟火,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送胡道士

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

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

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

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0)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

(0)

之江淮留别京亲故

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

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

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

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

(0)

奉使封王次宜春驿

微宦淹留鬓已斑,此心长忆旧林泉。

不因列土封千乘,争得衔恩拜二天。

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夜来梦到南台上,遍看江山胜往年。

(0)

寄白司马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0)

圆灵水镜

浮光上东洛,杨彩满圆灵。

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

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

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

成轮疑璧影,初魄类弓形。

远近凝清质,娟娟出众星。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