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南岳祝融峰·其二》
《登南岳祝融峰·其二》全文
明 / 来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镇岳高居紫翠开,上封楼殿压崔嵬。

风鸣虎锡神僧定,日射龙旗赤帝来。

四色莲花从地涌,万年松树倚云栽。

虚游身在鸿蒙外,一览浮青遍九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祝融峰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诗人以“镇岳高居紫翠开”起笔,生动地勾勒出祝融峰巍峨挺拔、云雾缭绕的雄姿,仿佛它稳坐于天地之间,将周围的山川草木都映衬得更加生机勃勃。接着,“上封楼殿压崔嵬”一句,不仅展现了建筑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此处是神圣之地,令人敬畏。

“风鸣虎锡神僧定,日射龙旗赤帝来”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风声与虎啸交织,仿佛是神僧修行时的自然之音,而日光照射下的龙旗,则象征着帝王或神灵的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这里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超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超脱的意境。

“四色莲花从地涌,万年松树倚云栽”则进一步描绘了祝融峰的自然景观,四色莲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多彩与繁荣;万年松树的生长,寓意着时间的永恒与坚韧。这两句通过植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力。

最后,“虚游身在鸿蒙外,一览浮青遍九垓”表达了诗人站在如此壮丽景色之巅的感受。他仿佛超越了尘世的束缚,置身于宇宙的浩瀚之中,对整个世界的美景一览无余。这种超越时空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自由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祝融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来复
朝代:明

(?—1391)明僧,江西丰城人,俗姓王,字见心。少出家于邑之西方寺。明内典,通儒术,能诗善文。明初以高僧召至京,与宗泐齐名。洪武二十四年坐胡惟庸党诛。有《蒲庵集》。
猜你喜欢

即事

南省春花好,略旱夏即沾。

北省旱原甚,霈泽收倍兼。

甘肃乃太迟,无济愁为添。

是惟优加赈,庶稍救闾阎。

迩闻卫水涨,洪流溃运渐。

景州路为阻,低田定致淹。

吁哉被灾民,美中不足占。

叮咛彼大吏,毋为讳饰谈。

求全遗向隅,沟壑其何堪。

念兹还在兹,廿四年凛监。

(0)

山田

山田已报熟,农父事腰䥥。

愿遂污邪满,利遗柄穗兼。

便霜信何碍,卒岁为欣占。

薄赋还逢稔,闾阎气自恬。

(0)

泛月三首·其一

山古湖宽列仙地,气澄云敛好秋时。

御园漫惜启跸早,塞苑端欣泛舸宜。

(0)

密云县行宫对雨

夜雨通达曙,野桥定涨津。

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

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

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

(0)

丽瞩轩小憩·其四

云窗四面纵观宜,绣壤回青宝露滋。

半岁一来片刻去,高轩笑我是何为。

(0)

丽瞩轩小憩·其三

秋晓登临似去年,清河遥见石槽连。

驾言巡狩仍由此,已觉先期兴勃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