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已报熟,农父事腰䥥。
愿遂污邪满,利遗柄穗兼。
便霜信何碍,卒岁为欣占。
薄赋还逢稔,闾阎气自恬。
山田已报熟,农父事腰䥥。
愿遂污邪满,利遗柄穗兼。
便霜信何碍,卒岁为欣占。
薄赋还逢稔,闾阎气自恬。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丰收季节的辛勤劳动与内心的喜悦之情。诗人以“山田已报熟”开篇,点明了丰收的景象,接着“农父事腰䥥”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腰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这里形象地表现了农民耕作的辛劳。
“愿遂污邪满,利遗柄穗兼”,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满足感,污邪满指的是稻谷饱满,柄穗兼则指稻穗丰富,这两句体现了农民对粮食丰收的期待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便霜信何碍,卒岁为欣占”,即使面对霜降这样的自然现象,农民也依然乐观,期待着一年的结束能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喜悦。这反映了农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薄赋还逢稔,闾阎气自恬”,意思是轻徭薄赋使得百姓能够丰衣足食,整个社会氛围因此而变得和谐安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策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厚情感和对民生的关注。
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凄凉穗幕下,香吐一灯分。
斗老输寒桧,留闲与白云。
挈盂曾几度,传衲不教焚。
泣罢重回首,暮山钟半闻。
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清悲,徐乐哀生知为谁。
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
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视不一姓君莫悲。
始皇有训二世哲,君独何人至于斯。
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是张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