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
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
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
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
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
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贺力牧所作的《乱后别苏州人诗》。诗中描绘了战乱之后苏州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描绘了诗人站在阊阖门旁,遥望姑苏城,心中充满忧郁与遗憾。接下来,“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盛世不再的感叹与惋惜。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引用历史典故,讲述楚国子常导致郢都沦陷,吴国因伍子胥被杀而最终灭亡的故事,以此来象征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描绘了战乱后的惨象,山石坠落,星辰黯淡,河流干涸,一片荒凉。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进一步将历史的沧桑感推向高潮,周朝的棫朴之林被摧毁,汉朝的枌榆之社也消失,象征着文明的衰败与历史的轮回。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写出了战乱后宫殿倒塌,燕子无处栖息,城墙空荡,乌鸦在城墙上盘旋,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描述了战乱后,苏州虽遭破坏,但仍有众多人才聚集于此,显示出苏州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运用比喻,将人才比作珍贵的燕石和魏珠,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最后,“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寻访贤能之士,以期在东海之滨找到新的希望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乱后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尽洗眼底尘,顿宽胸中忧。
此雪端为谁,奇哉君之游。
平步飞鸟背,长啸孤峰头。
恍惚阆风苑,嫖姚结邻楼。
了不异天上,培塿视九州。
北方当此时,如猬缩马牛。
南方幸不然,但觉瑞彩浮。
晴日一以出,壮观挽不留。
作急著妙句,小费灵府谋。
老夫傥可从,亦足祛穷愁。
凡骨绝仙分,胜览输高流。
乃后有佳集,次第或见收。
冰解烧痕青,问梅孤山幽。
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
赤子??如鱼头,不堪妖孽腥上流。
钳键长潭铁树立,摩挲穹石宝剑湿。
当时岂忍如是观,毒流不可开眼看,英风凛凛万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