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追红雨倦游回,春事阑珊意已灰。
生怕渐多频扫地,酷怜将尽数衔杯。
莽无留恋墙头过,私有徘徊扇底来。
老去挂牵宜绝物,白头自笑此心孩。
马追红雨倦游回,春事阑珊意已灰。
生怕渐多频扫地,酷怜将尽数衔杯。
莽无留恋墙头过,私有徘徊扇底来。
老去挂牵宜绝物,白头自笑此心孩。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落花五十首(其十四)》描绘了诗人游赏归来后对春景的感慨。首句“马追红雨倦游回”,以马儿追逐落花的形象,生动展现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场景,疲惫的游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春事阑珊的气息。
“春事阑珊意已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消逝的失落感,内心的情感如同灰烬般冷寂。接下来两句,“生怕渐多频扫地,酷怜将尽数衔杯”,诗人害怕落花越来越多,清扫起来会触动内心深处的哀愁,于是借酒浇愁,试图一醉方休。
“莽无留恋墙头过,私有徘徊扇底来”写诗人虽然表面上对落花无动于衷,但内心却无法割舍,它们在扇底悄悄徘徊,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挽歌。最后两句,“老去挂牵宜绝物,白头自笑此心孩”,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年华老去,却仍对落花怀有童心般的眷恋,这种情感既显得无奈又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零的敏感与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人事无常的深深领悟。
俯视群山小,方知岱岳尊。
峰高碍星斗,势远压乾坤。
叠嶂纷开阖,浮岚互吐吞。
彤霞横御帐,碧落近天门。
绝壁唐铭在,穹碑汉刻昏。
石屏当道拥,雷瀑下云翻。
禋祀时方启,明堂迹尚存。
登封七十二,我欲问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