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清晖亭》
《和清晖亭》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亭榭轩窗处处开,清晖嘉致号为魁。

群峰有景互争出,一水无声相向来。

已借寒光摇棨戟,莫辞欢赏费瓶罍。

新诗自属风骚将,何苦登临愧不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冯山以“和清晖亭”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亭榭轩窗处处开,清晖嘉致号为魁”,开篇即点明了清晖亭周围环境的优雅与清丽,亭台楼阁与明亮的光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处的典范。

颔联“群峰有景互争出,一水无声相向来”,进一步描绘了清晖亭周边的壮丽景色。群山竞秀,各展其美,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争;而那条静静流淌的溪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两者共同构成了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和谐画面。

颈联“已借寒光摇棨戟,莫辞欢赏费瓶罍”,则转而表达诗人对清晖亭主人的热情邀请与款待。寒光摇曳,棨戟轻摆,既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与欢迎,也暗示了宴席上的欢乐气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并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酬酢。

尾联“新诗自属风骚将,何苦登临愧不才”,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与对清晖亭美景的赞美。他认为自己能够创作出符合风雅标准的新诗,无需因未能亲自登临而感到羞愧。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豪,也体现了他对清晖亭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晖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享受。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溪桥向吴路,酒旗誇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

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

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

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㨝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

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

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

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

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

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0)

洛阳长句二首·其二

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

桥边游女佩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

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

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0)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0)

赠圆明上人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轻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0)

过长江伤贾岛

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0)

楚宫二首·其一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