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痕消雨,柳影吹云,满湖铺上花气。
唤出佳人,荡三十六湾凉翠。
镜里烟鬟,风前罗袖,画来明媚。
认珠奁倒浸,第七阑桥,千重碧成寒水。
笑他客与香迷,任鸳鸯偷眼,兰棹同倚。
桃叶桃根,问得似、洛妃游戏。
怕花外、绿衣低唤,便认船名作芳字。
好剪横波,绿阴归去,折菩桃清醉。
草痕消雨,柳影吹云,满湖铺上花气。
唤出佳人,荡三十六湾凉翠。
镜里烟鬟,风前罗袖,画来明媚。
认珠奁倒浸,第七阑桥,千重碧成寒水。
笑他客与香迷,任鸳鸯偷眼,兰棹同倚。
桃叶桃根,问得似、洛妃游戏。
怕花外、绿衣低唤,便认船名作芳字。
好剪横波,绿阴归去,折菩桃清醉。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迷人画卷。开篇以“草痕消雨,柳影吹云”点明了季节与环境,雨后的草地清新,柳树随风轻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满湖铺上花气”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让人仿佛能闻到湖面上弥漫的花香。
“唤出佳人,荡三十六湾凉翠”则引入了人物,佳人乘舟于湖上,荡漾在一片清凉翠绿之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接下来,“镜里烟鬟,风前罗袖”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佳人的美丽与优雅,如镜中的烟鬟,风前的罗袖,既展现了她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飘逸。
“认珠奁倒浸,第七阑桥,千重碧成寒水”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静谧与深邃,仿佛倒映着珠奁的碧水,经过第七座阑桥,形成了一片寒意盎然的碧色世界。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笑他客与香迷,任鸳鸯偷眼,兰棹同倚”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湖上生活的和谐与浪漫。佳人们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以及鸳鸯戏水的情景,都充满了温馨与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桃叶桃根,问得似、洛妃游戏”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气息。同时,通过“绿衣低唤,便认船名作芳字”,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赋予了船名“绿衣姒”的诗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湖畔的美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