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其三》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0)
注释
莫怪:别怪。
沾襟血:衣襟染血。
无由:无法。
吊宾:凭吊的宾客。
故池:从前的水池。
归去雁:归来的雁。
春信:春的信息。
何人:向谁。
虚堂影:书斋中的空虚身影。
镌:雕刻。
守冢麟:墓碑上的守陵兽。
门生:弟子或学生。
旧吏:过去的官员。
道傍:路边。
珉:石碑。
翻译
别怪我衣襟上染着血迹,无法以宾客的身份凭吊。
从前的水池边,大雁归来却不知向谁传递春的信息。
书斋中的身影已空虚,墓碑上的守陵兽刻痕犹在。
门生和旧日官吏,将要在路边树立起纪念的石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杜公所写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莫怪沾襟血”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如血,显示出对逝者的深切悼念。次句“无由作吊宾”则表达了诗人因无法亲自前往吊唁而感到遗憾。

接着,“故池归去雁”借雁南飞的形象,寓言杜公已离世,诗人再也见不到他归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春信见何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落感,春天来临,却没有了杜公带来的消息。

“已写虚堂影”描绘了杜公生前的影子留在空荡的厅堂,象征着他的精神和人格仍在,但人已不在。“犹镌守冢麟”则以雕刻的麒麟比喻杜公的墓志铭,表达对逝者永久的纪念。

最后两句“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写门生和旧吏在路边设立石碑,缅怀杜公的德行,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追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梅尧臣对故人的深情悼念和对杜公高尚品质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烈士咏

烈士或爱金,爱金不为贫。

义死天亦许,利生鬼亦嗔。

胡为轻薄儿,使酒杀平人。

(0)

感怀诗

海门连洞庭,每去三千里。

十载一归来,辛苦潇湘水。

(0)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六樵斧

腰间插大柯,直入深溪里。

空林伐一声,幽鸟相呼起。

倒树去李父,倾巢啼木魅。

不知仗钺者,除害谁如此。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八射鱼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0)

洛中寒食二首·其一

千门万户掩斜晖,绣幰金衔晚未归。

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

嵩云静对行台起,洛鸟闲穿上苑飞。

唯有路傍无意者,献书未纳问淮肥。

(0)

伤史拱山人

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