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夜泊》
《吴江夜泊》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

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

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

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

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

及明问前途,山长川瀰瀰。

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

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吴江边泊船所见所感。开篇“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以舟行于江面的渺小与江水的汹涌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壮阔并存的氛围。接着“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两句,通过骑马所见的新建堤坝与曾经的垂虹桥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描绘了战船在江面上飘扬的旗帜,随风舞动的景象,既有战争的紧张气氛,也带有一丝壮丽之美。“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则将画面转入黄昏时分,悲笳声起,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描述了一群手持武器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图景。“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写出了船夫在紧张局势下的谨慎与不安。“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则通过深夜的刁斗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警觉。

最后,“及明问前途,山长川瀰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旅途的漫长感到忧虑。“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抒发了诗人长期漂泊、四处流浪的艰辛与无奈。“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则以泪水如洗的形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菩萨蛮·归来又喜山中约

归来又喜山中约。
菊枝桂树真宜酌。
兴尽只观山。
秋深方闭关。
会须追雅步。
策蹇或肩舆。
少待必能治。
膏肓泉石医。

(0)

菩萨蛮·丝丝柳色清愁织

丝丝柳色清愁织。
山城望断花蹊碧。
回首仲宣楼。
登临无计愁。
雨声吹海立。
流转韶光急。
九万有鹏程。
沈香天上亭。

(0)

菩萨蛮·秋林只共秋风老

秋林只共秋风老。
秋山却笑秋吟少。
恰恨有秋香。
青岩秋夜凉。
清秋须是酒。
结客秋知否。
醉笔写成秋。
一秋无复愁。

(0)

菩萨蛮·聚星亭下书堂水

聚星亭下书堂水。
冬来欲问梅花使。
圭撮是何官。
人间有底难。
章泉词和去。
交道元如故。
转眼岁将穷。
溪头鹤发翁。

(0)

菩萨蛮·今年是处梅花早

今年是处梅花早。
分明开到章泉好。
兄弟寿杯同。
暗香明月风。
风流文物旧。
春意枝枝透。
儿女失定飞轩。
衣冠与世传。

(0)

菩萨蛮·的皪南枝横县宇

的白乐南枝横县宇。
空山无此新花吐。
手种几多梅。
迎霜今已开。
簪屏聊隐几。
诗与君应喜。
更报晏斋翁。
相将索笑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