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
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
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
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
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
及明问前途,山长川瀰瀰。
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
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
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
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
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
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
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
及明问前途,山长川瀰瀰。
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
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吴江边泊船所见所感。开篇“扁舟渺何之,汹汹吴江水”以舟行于江面的渺小与江水的汹涌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壮阔并存的氛围。接着“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两句,通过骑马所见的新建堤坝与曾经的垂虹桥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战艘列旌旗,随风纷旖旎”描绘了战船在江面上飘扬的旗帜,随风舞动的景象,既有战争的紧张气氛,也带有一丝壮丽之美。“须臾暝色至,悲笳数声起”则将画面转入黄昏时分,悲笳声起,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椎髻黄须儿,臂枪挟弧矢”描述了一群手持武器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图景。“篙夫趣登舟,掩篷不敢视”写出了船夫在紧张局势下的谨慎与不安。“但闻深夜中,刁斗鸣不已”则通过深夜的刁斗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警觉。
最后,“及明问前途,山长川瀰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旅途的漫长感到忧虑。“我生苦漂零,十载行万里”抒发了诗人长期漂泊、四处流浪的艰辛与无奈。“焉知及兹晨,忧伤泪如洗”则以泪水如洗的形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