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莫把意为心,才说寻心无可寻。
固在一腔难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匪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等閒莫把意为心,才说寻心无可寻。
固在一腔难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匪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精炼的语言,探讨了心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提出“等闲莫把意为心”,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将主观感受等同于内心的真实,因为内心世界复杂多变,难以捉摸。接着,“才说寻心无可寻”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不可言喻性,暗示了探索内心深处的困难。
“固在一腔难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深邃与复杂,即使是最精细的探索工具也无法完全触及其本质。诗人通过“匪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这两句,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并非外在的装饰或物质财富所能衡量,而是在于内心的修炼和领悟。
最后,“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两句,引用颜回的例子,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对于智慧成长的重要性。颜回作为孔子的弟子,以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内心的宁静。诗人以此鼓励读者,即使在智慧的追求中遇到困难,也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专注,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内在的智慧与平和,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道德追求。
卿日曜贝阙,彤霞荫雕阶。
执瑁来万国,祀成祝元禧。
设乐罗广殿,肆筵临华墀。
我客戾有容,庶僚咸格兹。
兰席纷并坐,鸣佩何委蛇。
俎折不虚归,杯行岂愬迟。
烝殽咏既饱,酌卮歌于胥。
金石递间作,笙簧翕中晖。
行云赴迅节,丽舞从风飞。
下堂集象鞮,乐阕伫宸晞。
镐饮叶在藻,佳宴厌露斯。
式衍光有孚,终宴敬令仪。
何以效微衷,率赋定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