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泉普明法师赞》
《玉泉普明法师赞》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赞

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

玉光幽洁,花信融通。妙在有无外,岂堕空假中。

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此是适庵老子之常准,肯与能诗能画者同。

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为玉泉普明法师所作的赞歌,以自然界的金石丝竹和碧云清风为喻,赞美法师的内在品质。"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暗示法师的德行深邃,难以用世俗之物衡量。"玉光幽洁,花信融通",进一步描绘其纯洁如玉、智慧通达的形象。

"妙在有无外,岂堕空假中",表达了法师的超然境界,既非有形可见,也非虚无缥缈,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对立。"张生伏笔,何处形容",意指即使是才子也无法完全描绘出法师的风采。

最后两句"此是适庵老子之常准,肯与能诗能画者同",将法师的高尚人格提升到了与古代圣贤老子相提并论的高度,认为他的形象和精神是诗人画家也无法充分捕捉的。"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表达了后世对法师的景仰和怀念,他的美德将在历史长河中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展现了玉泉普明法师的崇高品格和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赞美诗。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赏雨

密云天外正漫漫,好雨开门独自看。

润到琴书心亦爽,凉生枕簟梦俱安。

珠跳喜对荷千柄,戟注欣觇竹万竿。

却羡司空茅屋里,买春不放玉壶乾。

(0)

送陈省三舍人望曾归台湾·其一

同是凤凰池上客,客中相送又重阳。

疏星淡月觚桡梦,执手他乡话旧章。

(0)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其二

晨书暝写遍缣缃,点染丹铅亦擅场。

识取毫端吹欲活,画叉乞与返生香。

(0)

雨夜宿西螺社

乱云歘突天无色,坼堕空林莽深黑。

翻盆竟夕溜檐端,凉觉衾单忍眠侧。

獠奴抱火妇焙衣,噤语怕受官长訾。

迟明掖我舆出淖,感叹异域明尊卑。

(0)

渡安平

泛泛安平渡,微风试启窗。

岸遥波侵树,山尽日沉江。

水鹤归何独,沙禽浴自双。

端居渺沧海,睹此觉心降。

(0)

寿南强社弟五十

禊事重修聚画堂,介眉春酒合称觞。

任教沧海桑田变,自有延年益寿方。

阅世艰难馀血泪,伤时讽咏入诗囊。

家风我亦同梅鹤,敢献冈陵颂一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