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日行春去,言会行春还有数。
真宰何尝不发生,游人其那无凭据。
梨花著雨漫成啼,柳絮因风争肯住。
一片清明好意多,奈何意好难分付。
满城尽日行春去,言会行春还有数。
真宰何尝不发生,游人其那无凭据。
梨花著雨漫成啼,柳絮因风争肯住。
一片清明好意多,奈何意好难分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三月吟》,描绘了春天满城的景色和游人的感受。首句“满城尽日行春去”形象地写出春天的脚步匆匆,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光易逝。接下来的“言会行春还有数”表达了对春日相聚时光的珍惜,暗示春天的短暂。
诗人接着以“真宰何尝不发生”表达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暗示春天是大自然的规律,而“游人其那无凭据”则流露出游子或行人的无奈,感叹无法抓住春天的具体痕迹。梨花在雨中飘落如泣,象征着春的哀婉,“柳絮因风争肯住”则写出了柳絮随风飘荡,不愿停留的景象。
最后两句“一片清明好意多,奈何意好难分付”,诗人感慨清明时节的美好意境虽多,但这份美好难以留住,表达了对春光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