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路,垂杨树。
年年只解送行人,不管风光递来去。
我生良苦亦以休,白发岂为青春谋。
请看桥下长流水,日夜潺湲何处留。
东门路,垂杨树。
年年只解送行人,不管风光递来去。
我生良苦亦以休,白发岂为青春谋。
请看桥下长流水,日夜潺湲何处留。
这首诗描绘了东门路上垂杨树的景象,以及它们年复一年地送别行人,却对时光流转无动于衷的情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句“东门路,垂杨树”点明地点和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年年只解送行人,不管风光递来去”两句,通过垂杨树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对时间流逝的漠视,以及对人来人往的见证。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我生良苦亦以休,白发岂为青春谋”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充满了艰辛,而白发生长似乎是为了宣告青春的消逝,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反思。
最后,“请看桥下长流水,日夜潺湲何处留”以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无论水流到哪里,都留下了痕迹,但最终归于无形。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尽管生命终将消逝,但其影响和痕迹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酌坐对芳草,东风吹旅衣。
最嫌驱马倦,自未有山归。
华发将时逼,青云计又非。
离襟一沾洒,回首正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