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平日事,风竹莫年须。
衰疾悬知此,霜毛不更除。
一丘吾欲往,百亩有如无。
魑魅须游子,乾坤著腐儒。
扣门闻啄木,唤酒有提壶。
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
文章平日事,风竹莫年须。
衰疾悬知此,霜毛不更除。
一丘吾欲往,百亩有如无。
魑魅须游子,乾坤著腐儒。
扣门闻啄木,唤酒有提壶。
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独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老病的深沉感慨。
首句“文章平日事”,诗人以写作比喻日常生活,暗示自己专注于学问,将文学创作视为日常事务。次句“风竹莫年须”则借风竹之坚韧,寓意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衰疾悬知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清醒认识,意识到衰老疾病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霜毛不更除”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白发无法再变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一丘吾欲往,百亩有如无”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拥有大片土地,也觉得犹如虚无,反映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接下来的“魑魅须游子,乾坤著腐儒”则以游子和腐儒自比,表明自己愿意在自然中度过余生,避开尘世纷扰。
“扣门闻啄木,唤酒有提壶”描绘了诗人独自生活的简单乐趣,敲门声是啄木鸟的鸣叫,而酒则是自我慰藉的象征。最后两句“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则写出诗人生活的清寂,门前无人来访,连秋草也没有人去锄,显示出他的孤独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和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知识的深深热爱。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馀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