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雨》
《宿雨》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

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0)
注释
绿:绿色。
搅:触动,引起。
寒芜:寒冷的杂草。
出:生长出来。
红:红色。
争:争夺,争取。
暖树:温暖的树。
归:返回。
鱼吹:鱼儿吐气。
塘水:池塘的水。
动:摇动,激起。
雁:大雁。
拂:轻轻掠过。
塞垣:边塞的城墙。
宿雨:昨夜的雨。
惊沙:惊动沙尘。
尽:消失。
晴云:晴朗的云。
昼漏:白天的阳光。
稀:稀疏。
愁:忧虑。
春梦:春天的梦境。
短:短暂。
灯火:灯火。
征衣:远行的衣服。
翻译
绿色的草丛中寒芜悄然生长,红色的鸟儿争着飞回温暖的树枝。
鱼儿在池塘中吐气,水面泛起涟漪,大雁掠过边塞城墙飞翔。
昨夜的雨水使沙漠中的沙尘全无,晴朗的白天,云层稀疏,阳光透射。
我却担心春天的美梦太过短暂,只能在灯火下为远行的衣物缝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开篇“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从冬日的萧瑟向春天的盎然过渡的情景。“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则通过对鱼跃水面和雁过长城的描写,传达出生命力旺盛、自由自在的生态画面。

诗中间“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两句,表明了春日的雨后天气转晴,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然而,到了最后两句“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折,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转向了对春天易逝的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这里的“春梦”指的是那些美好的记忆,而“灯火著征衣”则象征着诗人在夜晚独自思念,甚至连衣服上也沾染了油灯的烟火气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宋代社会变动中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舟宿吊钟潭漏雨

欲买兰舟笑乏钱,破篷仰面见青天。

滴来寒雨何堪苦,惊起游人不得眠。

梅信有春何日转,柳丝无力被风牵。

阴晴望下都休管,造化应知不倚偏。

(0)

独坐写怀

兀坐幽亭秋气清,神光南面喜新晴。

芙蓉冷处自颜色,蟋蟀静中閒语声。

翠盖潇疏金错落,寒泉溜亮玉琮琤。

无言岁岁黄花约,笑把茱萸酒漫倾。

(0)

淮安大雪

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

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

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0)

碧桃春鸟

洞里乾坤别,春风灼灼花。

轻烟笼绛粉,嫩绿衬丹霞。

坞外传音远,稍头弄影斜。

一团天意思,收拾大方家。

(0)

寓南都夜怀室人

两地参商梦,天涯又一秋。

连年人怨别,屈指自知羞。

闻笛愁欹枕,看花懒下楼。

瞳瞳方寸月,终夜叶冈头。

(0)

登和平鹰吊岭

鹰吊横绦路,春风动客衣。

浩歌登绝顶,回首万山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