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
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
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
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
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场景,诗人在清晨未明之际就已经醒来。"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表达了这种幽静而微妙的情境,其中“东方”指代黎明前的黑暗,“殊未明”强调天色还未亮,“暗室”则是诗人居住的空间,而“虫正飞”则透露出夜深人静之时,昆虫也开始活动起来。
"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展现了诗人的早醒和急促的动作。这里的“先觉”意味着比常人更早地醒来,而“忽先起”则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的行动,“衣裳颠倒时”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黑暗中匆忙穿衣的情景,给人一种急促和混乱的感觉。
"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漫长而寒冷之夜的无奈与困惑。"严冬"指的是冬天的严酷,“寒漏”是古代计时器中滴水的声音,这里的“长”字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拖沓和漫长的感觉。
最后一句“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不用思秉烛"意味着没有必要去思考或使用蜡烛,因为已经有了光源,“扶桑”指的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有清晖”则预示着新的希望与明亮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在严冬清晨独自醒来的孤独感受以及期待新的一天到来的心境。
鹊垆香案,早爇尽、残灰金黍。
只阿母临妆,双成轮值,名字窗间久署。
往日宫廊红鹦鹉,怎不共、青禽飞去。
犹问讯翠华,还京安否,学人言语。凝伫。
经时不见,瑶池双鹭。
甚岁暮萧寒,白头庾信,来唱江南玉树。
我亦当年,麻鞋杜甫,曾和早朝诗句。
又恰是、细朵宫梅,绽也绮窗非故。
红杏开时,又金钱买夜,火树争霞。
万点明星,七十二重花。
奈昨夜、铜街酥雨,画蝉微湿宫纱。
月姊不意,光门尔许妍华。
今宵舞裙歌扇,有红蕖百朵,趁逐莲娃。
翠水瑶姬,骑凤落烟沙。
更领略、街西妍唱,定场别奏琵琶。
有意夺锦,龙头知属谁家。
似流水、年光别去,镜里苕颜,忍教轻负。
百日黄鸡,唱到吴歌、尽情处。
送君归矣,休折损、河梁树。
举酒属梅花,好待取、春风吹汝。歧路。
笑葫芦画就,此别一年一度。
灯屏顾影,怎禁得、鬓丝飘素。
正纤手、雪水煎茶,又春夜、红楼听雨。
算祇有韶光,偿得离人心苦。
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闲系小筝篷。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
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匆匆。
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有春人寻梦。
应自笑、软晴芳草,未试青骢。
汀洲纵有重来约,怕秋心、凉到芙蓉。
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