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
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
茜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蒲忆史丹。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
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
茜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蒲忆史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田舍人出牧淮阳》。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送别朋友时的不舍与深情。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
这两句开头描绘了一种浓烈的情景:药树上鸟儿鸣叫不断,花香四溢,而诗人与友人手握兰草,在公共场所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表明了他们对事业或理想的执着追求。
"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
接着,诗人写景,将视线转向自然环境:西边的长城已经荒废,苍苔覆盖,而南方的郡县在春天中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映照出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界的永恒。
"茜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这两句诗中涉及历史人物和事件,或许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一种回忆与缅怀。这里的“茜旆”、“应曜墓”、“棠阴”、“牺坛”,都是古典文化中的元素,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蒲忆史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家乡之心难以安息,即便在梦中,也想象着远方的峨眉山上飘落的雪花。而“会顾”一词意味着聚首,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们共同回忆往昔时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场送别的场景。它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告别,也是一次心灵的交汇与文化的传承。
鲛人之绡玉光砑,不抵村人棉布价。
鱼肠之剑同昆吾,利亦可断豢马刍。
饮酒不解酒中趣,水底馋鱼嚼飞絮。
西山吹落城岚青,移之可当飞燕屏。
射雕健臂只弹雀,天马宜为锦鞯络。
丈夫不能濯足昆崙源,醉饱而死将谁冤?
冻土未萌甲,淩厉川方冰。
岂真大造穷,常此枯索形。
春阳有元始,立干在固贞。
雨露皆后天,祇以玉其成。
玑斗回寅躔,龙驾东皇升。
三阴遁幽朔,万㝢归清明。
群卵待为鷇,孳之皆含生。
岂伊既朽枝,未肯欣欣荣。
斯时旸正辉,瑶光浮大莹。
一发不可遏,破蕾交华英。
幺叶凤羽绿,高柯珊瑚赪。
谁匿忧患意,预感秋风零。
顺履道乃贵,化机何朒盈。
莫恃煦妪恩,持慎保其名。
积旬疲津梁,宵寒苦水宿。
回溆得晚霁,地暖见初绿。
支道杂泾荡,流乱无约束。
三吴汇两江,接源此其腹。
纤月出荇藻,明烟漾鸥鹜。
樵童喜山近,罾师识鱼伏。
古隐结廛阛,天游泯欣辱。
居人述旧事,冲流过南渎。
梁朽闸中断,高田烂肥谷。
篱门偃在地,鸡犬上蹲屋。
及今适坐卧,蔬布愿亦足。
闻言恻我心,掩篷失欢瞩。
露下觉衣冷,波光动残烛。
友朋尽谋岁,过者日见稀。
离居得闲寂,寸念转无依。
出陟吴山巅,还循西湖湄。
短日催空钟,北风飒吾衣。
萧瑟有枯杨,冻鸟蹲其枝。
照影各无偶,相顾亦不疑。
归来剪孤烛,兀兀垂重帏。
且对瓶中花,罄此樽中醅。
亦知难竟留,未忍舍之归。
依依拜诸父,恻恻情迟回。
上寿不过百,白发多衰颓。
颇愁他年来,益我怀旧思。
日出江已潮,津鼓隐相催。
太息微贱躬,行与桑梓违。
寻常有离别,动辄致吾哀。
况在一体亲,甚之襟抱推。
华岭涤浮翳,浩荡双眸开。
当以孤舟心,照此千仞台。